夏庭长讲述的故事
    庭长夏建平,副庭长田小平都比较年青,老庭长曹传松从庭长实职上退出来任支部书记。小夏庭长在谈到执行工作的难处时,讲了几个小故事。
    故事一:六分地之争。两河村一所学校解散后,一个外地人买了村小学的房子,随着房子的六分地也卖了,这六分的权属,引起了附近缺地少田的村民不满,有3户村民抢种了这6分地,酿成了纠纷。这件事经村主任、村支书多方面做工作未能见效,告上法庭后,法庭经过细心调查,感到无法下手执行。他们从纠纷的源头调查做工作,外地人买房已生效,但卖地的手续不全,经多方努力退回六分地给村里,已种上的农作物谁种谁收,村里再按手续规划给村民使用。这个故事说明,法庭在执行中一定要判明纠纷的是否曲折,才能理顺关系。
    故事二:牵猪子要慎重。磨市镇有两个当事人因邻里关系打架致伤,在赔偿执行中,申请人是个残疾,要求被执行人赔偿钱财,而被执行人家中一贫如洗,唯一的有一头生猪。法庭在向被执行人说明法庭要履行义务的道理后,牵走了生猪,恕不知被执行人心胸狭窄想不通,喝了农药,被急送卫生院抢救得力才没酿成悲剧。法庭的同志为难了,申请方是残疾又在理,理应保护,被执行方胡搅蛮缠也不能大意,后来,依靠司法救济才了结。
    故事三:7只羊子。高家堰李家湾村坐落在山的陡坡上,一对当事人为争水有2000多元的赔偿金没有兑现,在执行中得知被执行方不配合又不履行法定义务,在执行中得知被执行人有7只羊,估计大致可抵赔偿款,法庭的法官请院里执行局派司法警察支持,在山坡上费了大力气围拢了7只羊,将羊子分头过秤,到市场估价,直到天黑才有个眉目。这时被执行人的妻子从外地风风火火赶回,不由分说进厨房操着一把菜刀势众,执行的法官们一方面躲避免遭误伤,一方面制止暴力抗法的行为,突然间那妇女晕倒在地,原来她患有癫痫,法官们只好收兵回庭。后来另外择时间又多次上山做双方工作,申明法理,申请方也做了许多让步才了结。
    听了夏庭长的讲述,我震撼了,法庭工作也有如没有硝烟的战争,也会遇到恐吓和危难,若处理中稍有不慎还可能导致自己犯错误,因为利益对立的当事人也有时会干出一些缺乏理智的事。我问夏庭长,你们遇到一些难以对付的当事人,遭恐吓、遭责骂,有的刁难的当事人胡搅蛮缠,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着你们一而再、再而三地细心疏导?小夏平淡地回答着: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法官,在基层工作天天都要和老百姓接触,老百姓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但他们状态千差万别,有的人法律知识水平极差,特别是在偏僻的农村,落后保守,斤斤计较的事无处不有,要等待他们素质提高就需要我们的忍耐和细心。
    夏庭长的回答,语言并不铿锵,但让我看到了他们全心为民司法的高尚境界。
作者单位;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