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中院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
    近两年来,宜昌中院坚持“围绕发展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的特色。
    一是领导重视程度高。中院党组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将其作为重塑队伍形象的重要举措纳入了全局工作进行部署,加强了组织领导,建立了院党组牵头,机关党委和政治部主抓,各支部、各部门具体负责,工青妇组织配合,全体党员、团员带头,全院法官、干警、职工参与的文明创建工作组织领导体制,明确了各部门的创建责任分工。党组书记、院长胡兴儒同志多次亲自过问文明创建工作情况。机关党委每年初即对全年的文明创建工作作出详细安排,并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对各支部的工作目标责任考评中。
    二是职能作用发挥好。近两年,中院紧紧围绕宜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工作方针,坚持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强化大局意识,狠抓审判和执行工作,为“和谐宜昌”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两年共审、执结各类案件5291件,结案率达95%以上,结案标的额达到15.3亿元,裁判正确率达99.85%,无违法超审限案件,各类案件平均结案时间均大大短于法定审限。其中民商事纠纷案件调解率达42%;执结率达82.3%,执行到位标的额5.09亿元。
    三是规范管理抓得实。近两年来,中院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及“三清”活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坚持不懈地进行整改,不断规范司法行为,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司法管理,改进司法作风,取得明显成效。全面细致地建立健全了规范制度体系,系统制定了24个1672条22.5万多字的办案规范,同时清理完善各类规章制度122个,汇编成《规章制度》和《办案规范》两套书,共4册50万字,基本做到了全面覆盖。
    四是法官队伍管得严。坚持了从严治院方针不动摇,对法官队伍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肃查处,先后制定了法官“八条禁令”的高压警戒线;每年从春节一上班开始,不厌其烦地反复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加强了经常性的政治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强化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强化接受社会监督特别是当事人的监督,从2006年开始推行随案向当事人发送《纪律作风监督卡》;推行了廉政保证金制度;开展了经常性的检查督察;建立了违法违纪快速查处制度,对违法审判和违纪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和责任追究,积极探索和初步形成了“四不为”的长效机制。连续三年实现了队伍零违纪、班子成员零举报。
    五是思想教育抓得紧。坚持把法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先后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两个务必”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党章学习教育、“廉洁从政,从我做起”主题教育、“争做文明法官,争做文明市民”主题教育,以及经常性的反腐倡廉教育、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作风教育,教育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主要业务庭室单独设立党支部,并配备专职党支部书记,明确了专人抓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建工作,逐步健全和严格了“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民主监督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以及党务公开制度、支部目标考评制度等。
    六是学习调研成果丰。积极开展“争创学习型法院、争当学习型法官”活动,完善了年度学习计划、调研、外出学习成果报告、考试、考评等一整套学习制度,长期坚持每月定期集中学习,较好地克服了工学矛盾。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建立了“法官论坛”;大力支持、鼓励干部外出学习深造,近三年来10多人考取在职法律硕士,2人考取在职法律博士,干警学习的积极性高涨。全面开展法官任职培训、预备法官培训、续职培训和法官等级晋升培训等各项岗位培训,被表彰为全省法院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坚持学习与调研相结合,两年被市级以上刊物采用或获奖的调研文章达400多篇,位居全省法院前列。连续9年获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会组织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被省委政法委表彰为全省政法调研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被最高法院表彰为全国法院调研工作先进集体。
    七是文化建设活动多。确立了文化兴院的方针和建设文化先进法院的目标,坚持不懈地打造法院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专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努力打造《宜昌审判》、《宜昌法院网》站、《法治前沿》电视专栏、“法官论坛”等载体和品牌。加强了文化环境建设和文化包装,在机关分楼层设置了宣传栏,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发挥机关工、青、妇组织的积极作用,结合庆祝“三八”、“五一”、“五四”、“七一”、“十一”等节日,积极组织开展了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2006年9月被最高法院表彰为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八是争优创先开展广。广泛开展了争创先进法院(法庭、单位)、争当优秀法官、办案能手、调解能手、工作标兵活动,三年来推出了20名优秀法官,近30名能手、标兵;深入开展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市直文明机关、文明单位、群众满意机关以及争当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劳动模范活动;开展了评选机关文明庭室、文明法官和文明家庭活动,两年推出了9个“文明庭室”,62名“文明法官”,102个“文明家庭”;与市妇联联合表彰了全市法院十佳模范女法官和“三八”红旗手等,不断丰富了争创活动的载体,展示了文明形象。
    九是服务社会力度大。中院突出司法审判机关的职能特色,通过延伸审判职能,抓好相关近10个联系点的工作,积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一是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功能。办好《宜昌法院网》站和《法治前沿》电视法制宣传专栏。二是加强关爱青少年工作。20名党员干部自愿担任社会辅导员结对帮助关爱20名家庭困难的青少年,今年又开始结对帮扶关爱第二批42名困难学员。三是坚持开展“三助一扶”活动。集各支部之力,帮助万寿桥街道办事处12名“两劳”人员的子女和东苑社区8名家庭困难的学生上学五年不变,收到良好效果。四是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年圆满完成五峰柴埠溪村的帮扶任务,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先进单位。2006年专门制定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16条措施,认真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联系点—秭归郭家坝白云山村的工作。五是积极支持社区建设。共给予联系点社区2万多元的资金和物资支持,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积极参与社区文明共建活动。六是积极参与义务献血、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两年组织干警参加“慈善一日捐”、“扶贫济困送温暖”等捐赠活动近10次,捐赠款物总价值达20多万元。
    十是机关建设环境美。全面加强了法院机关小区的绿化、净化、美化建设,已建成绿地面积25543平方米,绿地率达到66%,庭院绿化覆盖率达到52%,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45平方米,位居全市机关绿化之首。今年初被市政府表彰为园林式单位,被省人事厅、省绿化委员会等表彰为全省绿化先进单位。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机关工作秩序和安全管理,建成启用了电视监控系统和安检系统,做到了全年安全无事故。被评为2004—2005年度全市综合治理工作优胜单位,2006年度平安单位。
    作者单位: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