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勤业的女法官
    熟悉法院工作的人都知道,民事案件琐碎烦杂,既不显山露水,也不易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而且工作中经常遇到难缠的人和事,法官有时付出了很多,结果却不被当事人所理解。2003年初,甘鲜同志怀着对审判工作一如既往的热爱参加了林区法院组织的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结果名列前茅,经院党组研究通过,她成了民事审判庭史上最年轻的一名负责人。她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此,她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在她组织召开的首次庭内会议上,她要求无论案件多与少,必须保证每件案件优质、高效的审理。
    观摩过甘鲜同志庭审的人,无不留有深刻的印象:对当事人争议焦点的归纳准确,审判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庭审过程重点突出,用语规范,庭审节奏有条不紊……,这一切都得益于一个民事法官的努力尝试与积极实践,都渗透着甘庭长的心血与汗水、对工作所倾注的热情。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案件质量。她要求庭内同志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而她自己更是带头自我提高,平时的她极为重视法学理论学习,在她看来,司法实践与法学理论是并重的,对任何一面的忽视都无法胜任法官一职,长期的学习积累,使她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无论所审案件多么复杂,她都能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找出恰如其分的处理办法。她承办的案件中,可以说处处都体现着“细”字,无论是审阅案卷,还是庭审质证,或是对当事人的说服劝导都细致入微。对于案件的调解水平上,她更是高人一筹,她善于揣摩当事人的心理,工作方法多样,在许多法官看来不可能调解的案件,换成由她审理,都能顺利调解结案。她善于抓住争执焦点,不惧难,细分析,千方百计缓和矛盾,在她这种优质、高效的办案背后,不仅有着她不厌其烦的耐心劝导,还有对法律政策的灵活掌握和娴熟的办案技巧,更重要的是她对当事人有着高度负责的精神。
    为人民及时化解矛盾,排解纠纷,确保一方平安,是人民法官的天职,甘鲜同志正是凭着一颗法官的诚挚之心去认真履行职责。为了社会稳定,作为民事审判工作者,她非常注重办案效果,从不就案办案,而是以案讲法。在审理一起相邻权纠纷案中,她不厌其烦地向当事人和相邻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在审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在纠纷调处后,她再三叮嘱当事人不要因口角之争而拳脚相向;在审理一起离婚案中,她不仅使双方和好如初,还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她的辛勤努力使当事人有理的更懂得了道理,没理的输得心服口服。在她的带领下,全庭同志均仿效她的做法,严把案件质量关,尽可能地将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做细,民事案件调解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三年来,林区人民法院民庭判决后上诉的案件中无一件发还改判案件,实现了林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史上连续三年上诉率低、维持率百分百的历史记录。
    作为法院民事审判庭的负责人,甘鲜同志主持工作时,无时不是以身作则,工作中甘挑重担,庭内最为疑难、复杂的案件,如劳动争议、房屋买卖和其他新类型案件,几乎全由她办。庭内同志工作中遇到难题,她立即放下自己的手头工作,热心地解难答疑。对那些不是她主审的案件,只要她担任审判长,她就积极参与,认真对证据认定和法律适用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在工作作风上,她尊重庭里的每位同志,充分发扬民主,处处为庭内干警树立榜样。在抓庭内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也总是从理解和关心别人入手。她真诚地关心庭内的每位同志,善待每个人,庭内无论谁有困难,她都竭尽全力帮助解决,以自己的真诚创造出一个团结互助、融洽的工作氛围,使得庭内同志同心同德,积极扎实地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03年,林区法院民庭被林区政法委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2004年、2005年,民庭被林区法院评为“先进单位”。
    作为一名法官,甘鲜同志把廉洁自律,严肃执法当作自己的生活准则。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歪风邪气慢慢渗透到一些不该渗透的领域,法官同样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甘鲜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觉得自己所能做到的莫过于从自身作起,她给自己约法三章:凡违反法律的事谁求也不办;凡不该吃的饭谁请也不去;凡白给的东西谁送也不要。她觉得再有理由也不能违背法律和原则去谋取私利,她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庭里同志,不断鞭策自己廉洁执法,勤奋工作。
    俗话说,公私两难全,在处理工作与家庭、公事与私事的矛盾上,甘鲜处处将工作放在第一位。她的孩子尚在上幼儿园,丈夫是一名巡警,她和丈夫常各自为了工作而顾不上年幼的儿子。有一次,孩子在幼儿园里胳膊脱臼,老师打电话找不着孩子爸爸,又找到甘鲜,当时的她正在庭外调解案件,当事人都说让她先去看孩子,她却笑着说:“不急,有老师在。还是先把你们的事处理好吧。”等到她调处好纠纷赶到后,孩子眼泪汪汪地看着她,不愿理她。她就是这样,常常是顾了工作而疏忽了家庭。也正是这种敬业、勤业的精神,才使林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的工作逐年步上新台阶。
    甘鲜同志用一个公仆的赤诚,凝聚着全庭干警的心,排解着百姓的忧患,谱写着审判事业的业绩,用敬业、勤业之心使国徽增添着熠熠的光彩。
    作者单位:神农架林区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