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法官出镜

青春无悔

时间: 2006-04-14 19:22
    参加工作十五年,先后在十个部门工作,无怨无悔,一步一个脚印;担任庭长6年,兢兢业业,所在部门年年被评为先进单位 ;个人承办案件近千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缠访投诉,无一错案;先后五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二次荣记三等功,多次被县法院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用青春书写着一个普通法官的人生。他就是秭归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熊龙祖。

                   无悔的追求   把青春献给法律

    1990年7月,熊龙祖大学毕业进入法院工作,被分配到最边远的杨林桥法庭任书记员。人生还是一张白纸的他,在随审判员上山下乡,走村串户的日子里,亲眼目睹了当事人发生纠纷后的那种无奈无助,也亲眼目睹了纠纷被解决后当事人那种发自内心的感谢,从那时起,他在心里树立起一种信念,要最充分的运用法律武器,给人民以最公正的法律保障。

    1994年,熊龙祖被任命为审判员,开始了他的办案历程。在办案过程中,他经常告诫自己,“办错一件案件,对自己来讲只是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几千分之一的错案,但对当事人来将则是百分之百的错案”,因此,他对接手的每一起案件,都要仔细研究,反复思索,认真查阅相关法律,尽量拿出完善的处理方案,对每一份即将送达当事人的法律文书,总是看了又看,校对再校对,避免出现错误和遗漏。担任审判员十二年来,他承办案件近千件,没有一件发回重审,没有一件缠访投诉,没有一件错案,没有一份法律文书出现错漏,被当事人和同事誉为“放心法官”。

    2005年3月,熊龙祖被任命为民庭庭长,针对民庭近两年来改判发回案件和申诉案件增多,案件质量下降的情况,他明确提出了“质量建庭”的口号,坚持严把三个“三关”,一是在程序上严把“庭前准备关”、“法庭审理关”、“宣判送达关”,从程序上堵塞漏洞,二是在实体上严把“事实关”、“证据关”、“法律关”,确保实体处理得当,适用法律准确,三是在审务上严把“材料收集关”、“文书质量关”、“档案装订关”,确保案件无论从程序到实体,还是从形式到内容都完全合格。为了把三个“三关”落到实处,他对责任逐项分解,落实到人。为了进一步提高案件质量,他还对中院近两年改判发回的案件逐案进行分析,并作为简报下发全院,指导全院民事审判工作。今年3月以来,民庭承办案件300件,无一件发回重审,无一件申诉,无一件进入再审,他个人参加合议庭审理125件,承办案件63件,件件合格。民庭的工作受到人民群众和院领导的普遍赞誉。

                    无悔的选择   把青春献给人民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方便人民,一切服务人民,十五年的审判工作中,熊龙祖是这样想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细心周到暖民心。当事人到法院打官司,有对法律不了解的畏惧,有急于解决问题的心态,还有一种能否得到公正处理的不信任感。因此,法官的态度和作风直接影响群众对法院的认识。熊龙祖在接待当事人时,总是一张椅子一杯茶,耐心听取当事人的叙述,作工作时总是和风细雨,既宣讲法律,又用当事人能听明白的通俗语言,宣告判决后,还给当事人进行充分的解释说明。工作中,注意观察当事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一次开庭结束时,已是下午六点多了,被告在笔录上签字后,还坐在审判庭不走,脸憋的通红,欲言又止,熊龙祖发现后,经过耐心询问,才知道他是因没带钱,晚上没地方住,熊龙祖连忙掏钱为他找地方登记住宿,并给了他吃饭和回去坐车的钱后才离开。

   真心调解顺民意。熊龙祖办案,从不就案办案,非常注重调解工作。当事人之间发生矛盾才打官司,他们既希望纠纷得到及时解决,又不希望矛盾进一步激化,有鉴于此,熊龙祖认真研究探索,总结出“心理引导法”、“情感教育法”、“换位思考法”、“情理共融法”、“案例示范法”、“分清是非法”、“冷处理法”、“旁人协助法”、“双方共赢法”、“反向借力法”等调解十法,运用于审判工作中,效果明显。2005年,熊龙祖办理案件63件,调解结案46件,调解结案率达到73%。通过调解工作,有效地化解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排忧解难解民忧。当事人有了无法解决的纠纷,才到法院来,他们是带着希望带着信任而来,法院理所当然要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满意而归。十多年来,熊龙祖对所承办的案件,总是能一次解决的一次解决,不能一次解决的,也告知结案的大致时间,到民庭工作后,凡是调解结案的,一律当庭送达文书,让当事人少跑一次路,少花一次钱。对困难当事人,该司法救助的,予以救助,减免诉讼费,仅2005年,经他申报院长审批缓减免的案件就有18件,缓减免诉讼费90000余元。

    无悔的人生   需要一颗平常心

    法官法官,不是官也是官。外面精彩的世界,手中审判的权利,对每一个人都是不小的诱惑。熊龙祖时常提醒自己,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就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耐得住诱惑,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内心的那份宁静,要明白权利不是自己的,而是人民给予的,只能用来回报人民。

    不为权所屈。民庭承办全县的大案、难案、疑案和城区内的案件。县城不大,但人际关系复杂,官司无论大小,只要进了门,总有人打招呼,要求关照。对这些案件,打了招呼的,充分相信领导的境界,如实请示汇报,讲清法律规定,促成案件调解,没打招呼的,装作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对违反原则的招呼,耐心解释法律后依法判决。曾有人好心劝他,你这样做会得罪人的,何必那么坚持原则,他一笑说:“方法可以讲究,但原则只能坚持”。

    不为钱所动。从事审判工作十多年,民商事案件又事关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说情送礼的自然不乏其人。熊龙祖出身农村,上有七十多岁的老人,下有读书的小孩,家庭负担很重,面对小到几十元的山货大到几千元的礼金,对他是个不小的考验。但他始终坚持不为所动,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要的坚决不要,他常说:“吃安稳饭,睡安稳觉,办安稳事”,坚决把好第一关,杜绝第一次。一次,一个赔偿案件的被告为了少赔钱,找到他,送给他一个内装500元现金的信封,就跑了,熊龙祖退了几次没退掉,案件审结后,熊龙祖将500元作为执行款交给原告,并将收据交给被告,被告说:“法院的判决我很满意,我还以为是我送礼起了作用,今天才知道法院确实是依法办案,这样的法官,我服”。

    不为情所累。熊龙祖是地地道道的秭归人,又在秭归学习生活工作了三十多年,亲戚、朋友、同学多,经常有人送个话说个情,面对亲情友情,他有时也很为难,但面对庄严的国徽,他总是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和疏导工作,情再大不能大过法,很多人被说服了,不再找他了。也有人认为他不近人情,颇有怨气,他一笑了之,为了一己私利,拿法律做人情,他做不到。

    由于熊龙祖办案不因权力、不因金钱、不因私情有所偏颇,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信任,许多当事人到法院起诉,包括败诉的当事人都要求把案件转到民庭审理,他们说,我们要找信得过的法官。

    青春无价,青春无悔。熊龙祖正用满腔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在法官的岗位上书写无悔的人生。

    作者单位:秭归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