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联调回访 为营商环境“疏堵护航”
“案件撤诉后,企业的用地问题是否妥善解决了?”近日,宜都法院行政庭联合宜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潘家湾土家族乡政府工作人员对某高岭土公司进行双向回访,跟进了解涉企行政争议的实质化解落实情况。该公司负责人感慨道:“多亏了法院和各部门协调,我们既解决了用地纠纷,生产也步入了正轨!”。
该起纠纷源于一起林业行政处罚案件。作为我市潘家湾土家族乡重点招商引资企业,该高岭土公司租赁某国企土地用于修建高岭土原矿堆场。林业主管部门在通过卫星图片进行执法检查时,认为其未经审核同意及办理林地占用审批手续,违反森林法规定,遂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其限期恢复植被和林业种植条件,并处罚款。该公司主张租赁土地属工业用地范畴,应属合法占用,行政争议由此产生。受理该案后,宜都法院立即启动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庭前即多次向各方了解情况并做疏导工作,经查发现案件症结在于出租方系“三线”厂矿,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时案涉地块并非“净地”,厂区内仍存在林地和耕地。
考虑到本案与历史遗留问题有关,该公司无违法主观故意且已主动缴纳罚款,行政庭迅速组织行政机关、当地政府、涉诉企业及出租方共同进行沟通协调,行政机关向原告充分释明相关法律规定,表示将尽快争取政策指导企业办理案涉林地转用手续,并允许保留现有堆场设施。原告当场提交撤诉申请。
此案的圆满调处帮助企业解决了经营难题,也让闲置土地资源得以高效利用。宜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表示,在后续的行政执法中要更加注重与企业的沟通,主动靠前为企业纾困解难,让执法更有温情。
近年来,宜都法院深入贯彻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精神,坚持服务发展大局,注重行政案件的诉前、诉中调解工作,近三年行政诉讼涉企案件调解撤诉率达到62%,结案后依托涉企行政案件双向回访机制,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落到实处,促进政企沟通,引导行政机关柔性执法,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