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用心感受 用爱包容

时间: 2013-04-12 14:52 来源: 宜都市人民法院

   法官,共和国的卫士,一个神圣而庄严的职业。在我心中,它是正义的化身、公正的天使、社会的良心。带着对“法官”的这种朦胧认识,我走进了法院,立志成为法官队伍的一员。于是,在一天天的工作中,我用心细细地品味着身边的法官。

   和法官相处久了,我才发现,其实都是一个个普通的人,一件件平凡的事。他们耐心为当事人答疑解惑,如春风化雨;他们承受着当事人的谩骂,但却像对待亲人一样用心体会当事人的感受;他们为了审好每一个案子而埋首工作,他们默默的奉献着,不求名利,任劳任怨。正如古人说过的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的法官正是有了这种不简单和不平凡,才能将我们法院的天空点缀得如此灿烂辉煌。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法官,他的胸间应当充满正气,他的眼睛应当蔑视特权,他的肩膀应当扶持弱小,他的两袖应当一片清风。

   尤其是当我成为一名代理法官开始自己承办案件以后,我对“法官”的内涵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审理的第一个案件,那是一个赡养案件,原告是位已经80多岁高龄的老人,四个儿子因为相互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把矛头指向老人,都不赡养老人。四儿子甚至在大雪天将老人赶出了家门。我知道一纸判决肯定解决不了问题,为了让老人能过个安定的晚年,我想尽量将案子予以调解,于是挨个给四被告做工作,在给一个被告打电话的时候我刚提到与他有过节的弟弟, 想跟他解释他们之间的矛盾不能成为不赡养老人的理由。谁知他根本不等我说出来就对我大吼大叫,说很难听的话。听着他骂人的话语,我委屈的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生平第一次被人家这样毫无缘由的痛骂,我几次气的想把话筒撂下不管了,但想到这一撂下便再也没有机会调解,老人即使拿着判决书也只能在各家门前徘徊,而且法官的职业道德也不允许我这样无理的对待当事人,我拿着话筒的手一直颤抖却最终没有将话筒撂下。我静静的听着,等他发泄完以后我才问他“现在您可以听我说了吗?”我明显感觉到电话那头的他愣了一下,停了几秒他说“那你说吧”。在经过长达半个多小时的沟通后,他终于同意进行调解,赡养老人,后来挂电话的时候他轻轻的说了句“刚才话说过了你别往心里去。”之前他那么骂我我都忍住没哭,可就因为这一句话我却泪流满面。那一刻,我知道他理解我了;那一刻,我体会到了“法官”这个耀眼光环背后的辛酸与卑微;那一刻,我也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心灵的震撼。以前,我一直在苦苦思索、寻找法官的价值,并曾为此不能释怀。但在那一刻,这一被告的言行让我豁然明白:自己作为一名法官,应该做什么,该如何去做。还有什么比得到当事人的理解更让一个法官欣慰的呢?这不正说明法官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份量,这不正是法官价值的真正体现吗?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上法院,法官要做的就是用国家和人民赋予他们的职权,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困苦,用爱去包容他们的过激言行,通过法律这把利剑,凭着良心的尺子,给他们一个公正的答复。我相信,只要自己坚持公平和正义,用心去感受,用爱去包容,就不怕老百姓不理解我们,就不怕案件不能案结事了。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我将我的签名改成了“用心感受,用爱包容”,我相信有它作为我的座右铭,我就无愧于我的当事人。

   直到经历了这件事,我才发现真正的“法官”与自己心目中“神圣、威严”的形象相去甚远。面对着吵吵嚷嚷、剑拔弩张的当事人,法官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耐心地与他们沟通交流、为他们解释法律,有时还要忍受当事人的误解、谩骂、甚至威胁。因为“吵”是他们到法院来的真正原因,是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表现,一个好的法官,就是要将当事人的矛盾化解在“争吵”中。正如美国大法官奎罗斯特说的:“法袍加身是法官一生的荣耀。”作为法官,既然着了这身法袍,就要对得起这份荣耀。作为法官,能让当事人从“吵”着进来到“笑”着出去就是对这份荣耀最好的回报。今天,面对着当事人的理解,面对着身上的法袍,我对自己说我要真正做一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的人民法官,在没有七彩灯光的岁月里守候生命中一次又一次的感动,守护法律的尊严、人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