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质量 讲求实效 扎实做好学术讨论会组织工作
    一、领导重视,率先垂范
    中院党组一直将组织参加省法院和最高法院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学术讨论会,作为全市法院一项重要的学术活动,切实抓紧抓好,并把开展学术研讨作为展示宜昌法院法官整体素质的重要窗口。去年初,省法院下发论文征集通知后,中院领导高度重视,不仅亲自布置工作,而且带头撰写论文。连续几届报送最高法院的优秀参评论文中,有相当一部分论文是院、庭领导个人撰写或与他人合作撰写的。宜昌法院在此次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会上获奖的14篇论文中,就有5篇是由两级法院院领导亲自撰写的。
    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胡兴儒同志坚持身体力行,带头撰写调研文章,近四年来,公开发表或者向各类研讨会提交的论文就达20多篇。在“班长”的有力带领下,中院党组一班人先后撰写了一批质量高、实践性强的调研文章。其中,汪家乾副院长的论文继上届学术讨论会获得二等奖(入围全国18篇一等奖提名)后,在本次讨论会再次入围一等奖提名(全国共13篇)并获得二等奖。由于院领导一贯的表率作用,全市法院多年来形成了上下齐动手、群体参与学术研讨的浓厚氛围。
    二、注重人才,培养骨干
    中院一直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术研讨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近年来,中院采取“送出去、请进来”,“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共进行了30余批次的专项培训活动,先后邀请了王利明、马克昌等10余位著名学者、教授来宜昌中院举办专题法律讲座,有力促进了全市法院整体调研水平的稳步提高。
宜昌法院一直注重发挥全市法院学术骨干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一方面中院积极与各基层法院协调,给予学术骨干在经费、资料和时间上的充分支持,并为学术骨干积极创造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去年,我们安排部分获奖作者参加了全国法院案例要览通讯工作会议、“珠海杯”法律适用有奖征文活动、完善法律统一适用机制国际研讨会等学术活动。多次在全国获奖的朱友学法官还作为会上唯一的基层法院作者,被研讨会安排为评议人,对美国、德国法官的主题发言进行评议。二是通过各种方式给予学术骨干充分肯定。中院研究室干部黄金波同志,由于出色完成了历届学术讨论会组织工作,去年年底,中院党组决定为其记二等功一次。中院还多次推广获全国二等奖作者李治国撰写学术论文的经验,号召全市法院干警学习他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的精神。正是得益于对学术研讨人才的重视和培养,宜昌法院才能在历届学术研讨会上屡创佳绩,据统计,从1998年至2006年,9年来,全市法院共获全国二、三等奖计26个,获全省一、二、三等奖68个,总计94个。
    三、精心组织,不断创新
    经过几年努力,宜昌中院在组织学术研讨活动中,逐步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从而有效保证了全市法院的学术研讨工作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地开展。
    一是前期统筹工作。宜昌中院明确了各基层法院的学术论文组稿负责人,就有关论文的撰写和推荐工作进行部署和逐一落实,并及时向各基层法院下发文件、传达信息,将论文参考选题、写作格式要求印发,把论文撰写任务落实到人,以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撰写、报送论文的任务。
    二是建立学术信息网络。中院安排具体负责人和联系人,分阶段密切联系各撰写人员,畅通信息渠道,及时传达高院的学术研讨信息,确保撰写出有价值的理论文章。
    三是紧抓骨干队伍。中院对全市两级法院新进的各类法学人才及历年来调研水平较突出的20多名骨干人员,重点加强跟踪管理,组织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切磋,帮助对研讨课题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从1998年以来,中院成为全省法院唯一连续9年荣获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会组织工作先进奖的中院。
    四、完善机制,加强保障
    全市法院结合各自情况纷纷出台了各种保障、奖励措施,有的法院给论文作者报销部分资料费、书籍费,有的法院将法官参加调研材料和学术研讨论文撰写并获奖情况作为岗位目标考核内容之一,作为职务晋升的条件。
    中院始终坚持把学术研讨开展情况纳入对基层法院的量化考核方案,与审判工作、队伍建设一同考核、一同奖惩。坚持每年开展全市法院调研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比表彰活动,逐步加大物质奖励力度。去年年底,中院除按照常规进行兑现奖励外,还对累计三次在全国获奖的论文作者颁发了每人2000元的特别奖。据统计,近三年来按中院调研工作制度规定,累计发放的学术研讨奖金就有10万余元,有力地激发了广大干警学术研讨的热情。在进行物质奖励的同时,中院还把学术研讨工作成绩作为干警立功受奖、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之一。实践证明,只有完善的激励机制才能解除干警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近年来,全市法院还借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契机,加大投入,着力加强法院图书馆、资料室的建设。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力地促进了法官队伍的学术研讨工作,推动了法院应用法学研讨工作的开展。
    五、综合利用,大胆转化
    为充分利用、转化论文成果,为审判工作服务,中院每年都将征集到的优秀论文积极推荐给《人民司法》、《法律适用》、《法庭内外》等刊物发表,以充分激励广大作者的写作积极性,同时也对其他干警起到鞭策作用。从1997年起,中院坚持每年都把优秀学术研讨成果汇编成册,作为全市法院干警的重要学习资料和教育培训的参考用书。在法官轮训工作中,还积极推荐部分作者作为全市法官培训的授课教师,深化优秀学术研讨成果的推广应用价值,扩大优秀论文的交流和影响,为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审判队伍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虽然近年来宜昌法院的学术研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的兄弟法院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相信,在省法官学院的有力领导和指导下,在兄弟法院的无私帮助下,不断改进方法,扎实工作,一定能将宜昌法院的调研和学术研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