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法官出镜

司法为民的楷模

时间: 2006-02-06 16:35
    左树青法官2001年从事民事审判工作10年来,她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960余件,无一案发回重审,无一案为差错案件,结案合格率达100%,结案数量和质量连续10年位居全院第一。6次被区法院评为先进工作者,3次被区政法委评为优秀政法干警,2003年被市法院评为“办案能手”并荣立三等功,前不久又获得宜昌市劳动模范的殊荣。     

    凡在左树青手上打过“官司”的人,无论败诉的还是胜诉的,只要提起她,都会由衷的说一句“左法官,咱服!”。10年来,左树青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事业追求、默默奉献的无私情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诠释了一名基层女法官司法为民的内涵。

        她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让审理的每一个案件成为“铁案”

    法官都知道,民事案件最缠人,民事案件的当事人最扰人,但10年来,左树青在办每一起案件时做到了精心钻研、精心办案,办理结果让当事人心服口服。她承办各类民事案件近千件,没有一个案件发回重审,没有一个当事人上访。        

    2003年,左树青承办了原告金福成诉被告李运泽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一案。该案原告先后进行四次伤情鉴定,历经三个医院诊治,六次住院治疗,但被告对相关的证据却不予认可,案情十分复杂。她多次走访交警部门,查阅大量的交警事故处理记录,核实交通事故发生的每一个细节,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查清了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划分问题,为案件开庭审理打下坚实基础。在案件开庭审理时,左树青针对问题,细心审理,耐心调解,当庭确认事实,划分责任,最后使双方当事人都心悦诚服,服从了判决。

    10年来,她坚持不懈地学习,总结出了举证期限限定庭审认证范围、证据的三性决定认证方向、最大限度确信决定矛盾证据认证方法审理经验,提高了当庭认证率和一步到庭率。对审判中出现的新问题厂她也从不放过研究的机会。在审理原告廖传菊诉被告宜昌市邮政局存单纠纷一案中,负有举证责任一方的被告主要证据是荆州市邮政系统终端电子交易记录,这份证据的认定问题是本案的关键,但电子单证的证据归类和证据属性在我国现法无明文规定,她通过学习和查阅相关资料,对该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以及与其他证据进行了准确认定,圆满地结束了此案。

    她以“冥顽不化”的“较真”和“倔犟”确保了每一个案件公平公正

    凡接触过左树青的人都说她是一个真诚善良的人,但一碰到原则性问题,她就有一种“冥顽不化”的“较真”和“倔犟”,尤其是在审理案件时,凡被她吃准了的事,想让她作出让步是一件难事。  

    2002年,左树青在审理原告刘某诉被告向某离婚一案时,刘某离婚心切,通过熟人找到她,暗示只要能达到要求,事成之后一定重谢。她不留情面,当着老熟人的面,对刘某进行法制教育。在审理中,她知晓了被告向某正在监狱服刑,为了查清夫妻共同财产,她和同事一道专程到向某所在的监狱调查了解夫妻生活情况和家庭共有财产状况。查出刘某有隐瞒财产的情况后,她对刘某企图隐瞒财产的行为提出了严肃批评。考虑向某的实际情况,她带着合议庭在监狱现场开庭,很快依法作出判决。当被告向某拿到判决书时,泪流满面的说:“是左法官保护了一个犯人的合法权益。”

    在审理张玲诉被告陈兆美合伙纠纷一案时,张玲托很多人向左树青说情,请求尽快判决被告返还其合伙期间投入的物品。但经审理,查清张玲与陈兆美在合伙期间有共同债务3000余元,理应共同承担。她顶住压力,不受人情干扰,坚持原则,依法判决该债务由张玲与陈兆美共同承担。

        她以为民解忧的情怀让打官司的弱势群体感到了法律的温暖

    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左树青经常在准备要下班时碰到风尘仆仆从外地赶到的当事人,或者是不连续开庭必须再跑一趟的下岗工人,或者是拖延每一分钟都将饱受煎熬的弱者,不管是中午12点,还是暮色降临,不管是起风下雨,还是累了病了,她都会热情接待。

    2003年冬,左树青承办了原告雷某诉被告俞某移民款纠纷一案,76岁的雷某是三峡大坝建设的移民,老家在四川,移民后随儿子俞某到宜昌生活。儿子不仅不尽赡养义务,还领走了移民款,致使雷某流落街头、无家可归。她接到此案,看到蓬头垢面已经两天没有吃饭的雷某时,立即掏钱让雷某先吃饭,安顿好其起居。第二天一早,她立即传唤俞某到庭训戒,要求他们为雷某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使雷某暂时有了生活保障。左树青在办案期间又碰到自己的儿子、婆婆生病和丈夫出差,她就一边加班加点查资料、写文书,一边照顾生病的儿子和婆婆,没有因为自己的家事耽误案件的审理进程,在最短时间里解决了这起家庭纠纷,让老人得到应有的移民款。

    在民事案件审理中,法官时常会遇到当事人情绪激动,甚至攻击法官的情形。左树青每当遇到类似情况时,总能克制内心的委屈,耐心地做好当事人的息诉工作。在审理原告杨守娣诉被告姜红赡养纠纷一案中,年近70的老妇杨守娣在庭审时只顾自己说话、不让对方发言,违反了法庭纪律。左树青依法制止老人,老人却说审判官不让其说话,还大吵大闹,对方发言就故意捣乱,甚至以死威

胁。左树青独自找到杨守娣,了解情况,听其倾诉,还专门用了4个上午的时间在办公室接待老人,当得知老人没有吃早饭,就给钱让老人去吃饭。通过交谈,她得知老人。是一个孤寡老人,境遇悲惨,医疗费的问题一直不能得到解决。左树青的体贴入微感动了老人,老人在法庭上不再咄咄逼人了。在左树青耐心细致的调解下,被告同意先支付了老人的诉讼费和部分医疗费用,老人激动地热泪盈眶。     

    正如籽实饱满是农民的收获,牛肥羊壮是牧人的收获一样,左树青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法律作为准绳,以公平公正和执着精神履行司法为民的职责,使正义战胜邪恶、公平战胜狡诈、法律的光芒刺透阴霾迷雾,也给她平凡的法官事业以最丰厚回报。

      作者单位:西陵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