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法官出镜

秋枫叶自丹

时间: 2005-08-04 17:11
   “理想的法官就是正义的化身”,这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法官所从事的审判活动与“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抑浊扬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法官作为法律的代言人,是正义的守护者和实现者,他必须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何云同志就是这样一位忠于职守、秉公办案、廉洁公正的法官典范。何云同志于1979年调入法院工作,曾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经济庭副庭长、政治部主任、监察室主任、经二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司法行政处处长等职,从事法律职业已满二十三载,社会发展,时代巨变,但他作为共和国的人民法官的正气不变!他像一株历经风雨仍耸立在金秋山峰上红叶满枝的枫树!

    一、忠于职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服从需要、听从安排是何云同志的工作风格,他常说:“共产党员只能是自己服从工作,而不能让工作服从自己。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是事业的需要,组织的安排,自己就绝对服从。”多年从事审判业务,他深深热爱审判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审判经验,但每逢组织需要他担负其它工作任务,不管是政工,还是后勤事务,总是热忱接受,从不向党组织提出任何要求。1998年组织上安排他参加与法院审判综合大楼的基建工作,尽管心里舍不得离开经二庭,但考虑是组织的信任和重托,便愉快地走向了新的岗位。2001年底,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机构改革的统一安排,对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他完全可以借机到审判业务部门去,但考虑到基建工作的决算和审计工作未完成,而自己又对基建工作情况掌握得最全面,离开后可能会对决算工作造成影响,便仍然留在司法行政岗位。他说,不论是审判工作,还是行管工作,都是革命的工作,作为共产党员,不能过分地挑剔和计较。何云同志经常带病工作、任劳任怨、默默地无私奉献是他的许多同事都知道的事情。他从1997年就有椎管肿瘤的反应,由于被误诊为劲椎病,长期问药求医,跑遍了宜昌的专家门诊,均无明效,每当疼痛发作时,便到医院做按摩或输液。病情发展到2000年春,人已无法躺下睡眠,只能和衣靠床而坐,有时半夜去医院输液,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依然坚持照常上班。出差在外,半夜几次起来到浴池泡热水澡来缓解疼痛。到了2000年下半年,疼痛不断加剧,每次发作都是豆大的汗珠顺着裤腿往下流,无法行走,可只要疼痛略有减轻,便出现在工作岗位上。直至确认住院动手术前几天,自己还忍受汽车的颠跛疼痛到武汉出差。出院后,医院开的病假还未休息完,便又拖着不便的腿行走在法院的审判大楼。

    二、勤奋好学,克难办案,秉公执法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各种市场主体之间交易活动更为频繁,保险、证券、融资、租赁等新型民商事案件快速增加,审判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在新形势下,何云同志深感责任重大,时时告戒自己:做一名法官,要出色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就必须博学多才,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他说:“不论是法律专业,还是其它学科的知识,只要是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哪怕是人生第一次接触的,自已都有兴趣去钻研和探讨”。他先后参加了文科函授、法律自修、法律业大等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先后到武汉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高级法官培训中心进修了两年。在学习过程中,本着不为文凭为水平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地钻研各门功课,使自身的知识得到不断更新,理论水平大为提高。现在尽管他已年过五旬,但仍然注重电脑知识、法律法规和民商审判相关的前沿理论的学习,并针对审判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勤于写作,先后在《人民法院报》、《中国建设报》、《湖北日报》、《法庭内外》、《中国民商法律网》等报刊杂志和法律网站上发表学术论文、案例分析、小说诗歌等近130余篇,并在多家网站为网友解答法律咨询。

    美国学者弗兰克说过,一个法官应该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仲裁者,他能够就案件的特定情况,适用聪明的裁量,努力使当事人获得公平的裁判”。何云同志不仅勤钻业务,熟娴审判技能,而且主动带头办大案、难案,善于恰如其分地操纵审判过程,时刻权衡法律价值,运用法的理念和精神,把枯燥僵硬的法条演绎成温暖、富有人情味和充满理性的裁判。无论是裁判案件,还是调处纠纷,何云同志对人民群众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始终坚持秉公执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他常对庭里的同事说,我们所从事的审判工作要实现“公正与效率”,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关键是要牢记司法为民的宗旨,不管什么工作,都应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完成 。1997年,他审理的中国工商银行某支行诉中国银行某县中行等背书不规范的承兑汇票付款纠纷案,该案涉及到票据背书不连续的法律效力是当时司法界争议颇大的问题,他运用所学的票据法理论,成功地审理了该案,并编写成案例,被收录到《人民法院案例选》、《判例在中国》等案例集中,并被录入《国家法规数据库》。2002年他承办的中国工商银行某支行诉湖北某物业有限公司等楼花按揭抵押借款合同纠纷案,该案诉讼标的达1750万元,案件错综复杂,涉及到借贷、保证、抵押、房屋租赁和买卖等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对工商银行采用特种转账传票从永威公司账户扣划资金能否冲减借款利息等焦点问题各执一词,案件扑朔迷离。何云同志克服种种困难,认真查明案情,仔细绘出法律关系示意图和房屋出租时间概况表。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对1995—2002年的利息重新进行核算,终于查清了案件事实,写出的判决书达14页,近12000字,该支持什么、不应当支持什么,分析透彻,论证充分,判决后当事人均未上诉,认为何云审判长依法合理地保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为办好每一件案件,他都付出了多少的血汗,经常加班加点工作,不辞辛劳,通宵达旦修改文书。2003年他承办的某建筑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诉某技术推广中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结算纠纷一案,当事人因工程结算在1993年就引起讼争,这起疑难案件已经打十年的官司,一方当事人情绪偏激、态度异常、言辞过当,甚至无故猜疑审判人员的职务行为,曾经申请合议庭成员回避。对这样的当事人,何云同志并不因此就计较其态度和指责,本着公正无私的原则,认真查明事实,客观处理。由于帐目本身不清,他三次到纠纷地对双方十年来的帐目进行查对,对上诉人提出的诉讼请求进行逐项调查核实,花了一周的时间列出工程结算表、双方帐务结算表和逾期利息计算表,发现一审对个别争议问题适用法律不当,致使双方结算金额略有不准,遂对原判决作出变更,改判上诉人少承担民事责任1万余元,一起持续了十年的缠诉案件有了圆满的结果。

    三、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锐意改革

    刚步入二十一世纪,最高人民法院就确定了“公正与效率”的司法主题,各级法院内部进行的司法改革方兴未艾,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人民法院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阶段。何云同志在民二庭庭长这个新的岗位,他锐气不减当年,狠抓队伍建设和审判方式改革,带领全庭同志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仅2002年全庭一审、二审案件的结案率分别为92.3%和98.5%,结案标的额达4.44亿元。他对裁判文书尤为重视,将文书制作改革列入重要业务工作内容,把提高裁判文书质量作为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切入点,以此带动案件质量的提高。他认为,民商事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在民商事案件审理终结后,依据对当事人讼争事实的认定和法律的规定,对案件的程序和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司法文件,是对民商事案件全部审理过程的客观反映和理性总结。裁判文书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还会在社会上产生影响,直接涉及到人民法院的形象。为此,他针对裁判文书格式用语不规范、认定事实条理不清、裁判理由不论证等问题进行了锐意改革。2002年七月下旬,他以《文书中的语言、写作知识运用漫谈》为题,专门从汉语言文字、写作方法等角度就裁判文书写作构思、词语运用、句子结构、表达方法等八个方面进行专题讲座。他还定期组织全庭法官进行裁判文书修改活动,发给每人二份文书,要大家从中找问题、挑毛病,培养了大家察觉问题的鉴别力、敏锐力。为构建纠正裁判文书制作差错的防范体系,何云同志提出了文书校阅合议庭成员集体把关制和文书签发庭长负责制。在他的倡导下,民二庭开展了文书点评公示活动,从近期结案的文书抽一份由专人进行评点,并粘贴在公告栏上展示,目前已公示了6期,每期文书评点都是全庭法官关注的热点,为及时警示、戒免全庭法官的文书制作责任心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四、清廉守纪,心存正义,刚正不阿

    何云同志不仅是审判的能手,同时是廉洁的表率,心存正义,刚正不阿。他在总结工作时说过,由于基建工作和民商事案件的特殊性,作为具体负责这些工作的中层正职领导很容易成为被拉拢、腐蚀的对象,如果不严格要求自己,必然带来国家利益的损害和审判公正的丧失。他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遵守法官职业道德,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公正处事,廉洁奉公,不被金钱财务和其它私利的诱惑。在抓基建工作期间,何云同志的几个农村亲戚会瓦工和一般装璜手艺,他们多次找到他,要求承包点小项目,均被他婉言谢绝。2000年底,一空调安装公司业务员三次用报纸抱着钱(最多一次估计有3万元)要业务、动员他合伙,答应完工后跟他利润分成,何云同志严厉责其将钱带走,并要该公司按章公平竞争。2002年7月一当事人在他办公室抽屉中丢下一“烟盒”,他事后发现打开一看,原是200美元,他当即告知了副庭长邓丽华, 事后退了三次,该当事人有意回避,他只好将200美元交内勤冀放同志,案件审结后,冀放通知当事人将“烟盒”拿走。据统计,他在基建工作中拒收礼金,礼物达五万余元;到民二庭担任庭长后,仅2002年就把吃请10余次,拒收礼金8000余元。今年八月,一案件的委托代理人给何云同志送了一张票面为1000元的礼品,被他婉言退回。他的行为被个别人不理解,还说:“你再正经,谁相信你”。甚至有人说他胆子太小,对此他常用陈毅同志“伸手必被捉”警语警示自己,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何云同志在成绩面前总是十分谦虚,把工作学习上取得的成绩归功于组织的关心和同事们大力支持的结果。何云同志当法官二十三载,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不拿原则做交易,不为钱物动心,不为个人谋私利!现在年过五十,仍然活跃在审判第一线,铁肩担道义!他忠于职守、秉公办案,刚正不阿、不询私情,始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道德风范和人民法官的职业操守。因工作认真负责和成绩突出,他多次受到嘉奖和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1984年,因其在“严打”斗争中表现突出,被省高院记功一次;1987年因在基建管理工作中认真负责,不谋私利,节省投资,被省高院记二等功;1988年被宜昌地委、行署批准为全区“司法先进工作者”,1995年因政治宣传工作开展出色,被评为宜昌市“优秀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1998年被省人事局、省高院授予“湖北省优秀法官”称号;2000年度被授予“宜昌市政法干警十佳”称号;2002年度被评为宜昌市“劳动模范”。所有这些,难道这不是秋枫叶自丹的生动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