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60后的青春
经常被提及的是在温室中长不大的80后和90后,做为承前启后的经受过苦难现正沐浴阳光的60后似乎被忽略了。身为60后的我有时也迷茫,我的青春在哪里?
那时的人们思想单纯、社会单调、基本的生活目标是解决温饱。那时根本没有幼儿园,直接进入小学。刚上小学时,适缝毛主席去逝,学校组织戴小白花追思。我们虽然什么也不懂,但也很快进入衰伤……
那时的自留地是资本主义尾巴、小商贩是投机倒把、邓丽君的歌是靡靡之音、穿的新潮艳丽一点的是追求享乐,总之一切是灰色的和不流动的。
那时没有电视、电话、网络,但看过露天电影,还记得看过《洪湖赤卫队》、《闪闪红星》等等;当时的娱乐有:扔沙包、抓石子、跳皮筋、踢毯子,还有学校的蓝球……当时唯一能帮到家里的就是捡东西:捡小麦、捡稻谷、捡煤球、捡松果……上上课,课间玩一玩,很快渡过了小学、中学,到了高中才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压力,尤其是高三转到鸦鹊岭高中后,压力更悲催,因为他们都是农民的孩子,学习目标非常明确:考上大学就是改写命运----跳出农门和直接就业,因为那时的大学包分配。
说到农村,更有一个笑话:有一门政治课讲什么是商品,他们很不理解“自来水”怎么会是商品,我们知道每月要交水电费,可他们眼中的“自来水”是自然得到的,诸如泉水、下雨后暴涨的溪水……怎么能要钱呢?记得那位政治老师很费劲地给他们讲了半天“自来水”。就是这邦农村的孩子,在临高考前夜写了一句特别特别到位的告别:“苟富贵、勿相忘!”当时正在上晚自习要下课,抬头看见黑板上的这行醒目的字,大家瞬间沉默,有一种要哭的感觉……
临别的情景至今不能忘!
现在,同学之间,有谁富贵了?谁谁谁还有联系?!
当时的记忆中,人们都姊妹多,买什么东西都要票:布票、粮票、肉票等等,典型的计划经济,多半父亲是顶梁柱,母亲是农村的,人们称这为半边户,母亲依附于父亲,凭票供应的半边户的日子当然是苦,但家庭关系很稳固,那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离婚,不知道什么是单亲家庭,更没有二奶、小三之类的新词。那时结婚的三大件好象是:自行车、缝纫机、录音机。物质的相对馈乏和家庭的相对稳定,较之与现在的物质的相对富有和高离婚率,我不知道这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
没有颜色的青春,我们照样走过,苦涩过、徘徊过、奋斗过……经历就是成长。20岁的我考入法院,从此我的青春乃至今身都奉献给了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