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乡村 一路山水情
一
1990年7月我毕业于本市财贸专业学校,正值政法扩招,我很幸运地被选拔到法院。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我开始了法院工作。在院办公室工作四年之后,我自愿申请到法庭锻炼。1995年我被安排到高阳法庭工作,从此,我这流淌着山区农民血液的身心融入了农村,融入到农民之中。
我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女儿,身上流淌着农民的血液,与农民同气连根,有一种自然的亲切,同时,也深切体会到农民的艰难困苦,无依无助。法庭的工作绝大部分是与农民打交道,替他们排忧解难。我到法庭工作,也就是怀着一个农民的女儿回报农村的心情而去的。法庭工作,没早没晚,不分上班下班,因为农民是没有严格的作息时间的。在法庭工作,对待农民当事人,我总是想着农村的习惯、四季农时、农忙农闲等。对季发性案件,及时处理,当天立案,当天着手处理,不拖不推,以免耽误农时。对一般性案件,也总是尽量利用农闲、阴雨天、午休、晚上去办,不耽误农民的生产经营。在法庭工作很少有午休,不说下乡中午回不了,就是在办公室上班,遇到农村当事人来访,也不忍心让他们等一个中午,一谈就是一点多、两点,匆忙吃点东西又上班,甚至吃不上饭,我们自己开玩笑说:“减肥、节约一顿”。有一次,我与另一位同事下乡去调处一起因争田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案,早上7点多吃了早餐出发,因是山路,不通车,全靠走,几十里的碎石子上坡路,我们爬了三个多小时才到达,找到当事人,看了现场,做通了双方的工作,已是下午两点多钟,当事人要留我们吃饭,本已饥肠咕噜叫,但看到当事人家里的窘况,想想下山的路,我们忍着饥渴往回赶,一步一溜下到山脚小镇,六点多钟,买了点东西因饿过了头也吃不下去了。由于经常性的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法庭同事大都肠胃不好。
我是一个急性子的人,有什么事有什么案件结不了没办好,心里老装着,有时睡觉做梦都在组织当事人调解,我所在的法庭原管辖四个乡镇50多个村,后合并为三个乡镇38个村,面积达600平方公里,而法庭只有三名正式干警,工作量大是可想而知的,永远没有闲的时候。经常是清早走、半夜归,不分时节。比如临近春节,很多单位是半工作状态,在单位转一圈,就去买菜准备年货。而我们庭却是更加繁忙的时候,去年腊月十五,为执行一起赡养案件,我们到了被执行人家里,据说被执行人去卖柑桔了,为了当天能把这件案子处理好,我们就在其家门外等被执行人回来,直到晚上九点多钟,被执行人才进了家门,刚谈了没几句,又有人喊买柑子的车来了,为了不耽误被执行人卖柑桔(去年柑桔不好销,很多柑子都烂在路边,农民一年的血汗钱就没了),我们又在他家等了近两个小时,被执行人被我们的精神所感动,愧疚地说:“为了我母亲的事,让你们挨冻受饿,确实不好意思,我明天一定想办法把钱送到法庭”。饿了半夜、冻了半夜,能把案件执行完,我心里依然高兴。家里人问我半夜到哪里去了,我开玩笑说:“我们在山顶赏月呀”。
长年的法庭工作,很少顾及家里,我到法庭时女儿上幼儿园,现在已是初中生了,别人都说:“你倒爽利,女儿没管过”,可为人母者,难到就没有一颗慈母心吗?有一次,我下乡来不及通知我爱人,结果他中午也没回家,那时女儿才读小学三年级,也没带钥匙,进不了屋,饿了一中午,又哭着上学去了。在这种情况下,女儿倒学会了在附近店铺里赊东西吃。除了女儿需人照顾,我还有双方两个七十多岁的母亲也要照顾。特别是婆母跟着我们生活,身体状况极差,经常晕倒,有一次我们都上班去了,她不慎倒在地上爬不起来,所幸小妹到我家从门缝里瞧见了,喊来我们院办公室里的同事,帮忙撬开房门才将母亲送到医院,否则不知后果会怎样。俗话说,女人家,女人家,女人是该照顾家庭的,我实在是愧对家人,十年的法庭工作,与民同喜,与民同忧。常常我为村民的愚昧而叹息,为他们的鲁莽、蛮横而愤怒,为他们的不幸而同情,同时,也为他们的朴实、厚道而感动。有一次,我在高阳集镇最热闹的桥头执行一个案件,我的一个当事人,并且是一个国家干部,因给他人担保借款未偿还,被出借人起诉,由我承办,因对我不满,怀报复之心,在桥头当众散布流言,指责我接受吃请,当时,一下子围了几十人上来。在此情形下,一名围观群众,并且是我曾经的一位被执行人站出来说:“你在这儿闹什么闹,你吃别人拿别人都是硬的,有什么脸说别人”?致使向我发难的人低头走掉了。虽然不明真相,但对我的一片维护之情让我感动。在法庭工作十年,我所到之处人们都亲切地叫我“小郭”,或戏谑地称我为“老干部”,我愿意是他们永远的小郭和老干部。十年的乡村法官路,走出了我与老百姓的一片情。不久前我曾和我的领导说:“我在高阳参加工作,我也准备在高阳退休”。
二
法官法官,不是官也是官。法官对案件的自由裁量权,诱惑着当事人,同时也诱惑着法官自身。父母教育我“心中无冷病,不怕鬼敲门”。学校教育我“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法院警示教育告诫我“别伸手,伸手必被捉”。父母、学校、单位、社会的教育,让我树立了“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人生观。人必先自重,而后人敬之。在十四年的工作中,我始终恪守人生的信条,不贪图钱财,不循私枉法。
在权势面前,我始终保持一颗平淡心,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不因自身升迁违背良心、违背法律。高阳镇以前是城关镇,一件不起眼的小案子,往往牵挂到这个“长”那个“长”的关系,当面不说,暗里较劲、讲狠。亲戚不出面,就是如此,如果出面打招呼了,当事人更是目空一切,狂妄无理。面对这样一些案件,打了招呼了,我充分相信领导的境界,如实请示汇报,讲清有关法律规定,促成案件调解,没打招呼的,装做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曾有好心人对我说,你这样做,明里别人不说什么,小心暗地里整你。我认为,我一不想升官发财,二不想违法乱纪。能把我怎样?我这样的法官工作不是做得好好的吗?所以,我们的有些不正之风,实际上就是自身的“心魔”所致。
在金钱面前,我仍然是一颗平淡心。在十年法官生活中,说情送礼的自然不乏其人。小到几十元的礼品,大到两三千的礼金。我坚持把好第一关,杜绝第一次。以我微廉的工资养老扶幼,确实是紧张了些,但我心里坦然。有一次同学聚会,谈到收入,我的一位女友丈夫月工资三千多,还不算年底的奖金、分红。说到我家一月不足两千的工资,她问我是怎么过得。我说,简单,我不和你们比,我和我农村一起长大的老乡比,我多多了。你买几百元一件的衣服也是穿,我买几十元一件的衣服照样穿。人啊,知足点好。
在亲情友情面前,我以心换心,谁找我说情。我就给谁做工作,讲明亲情,讲明责任,讲明法律规定,便请说情者做疏通思想工作,往往倒使案件顺利调解。对有心依我手中的权利压制对方的,我明确告知,我不能以我的工作岗位换取友情、亲情,不支持我的工作,不关心我的前程,也就没什么情份可讲了,久而久之,大家知道我的脾气,提出无理要求说情的也就逐渐少了。
在办案中,我始终保持一颗公心,不因权利,不因金钱,不因私利而有所偏颇,赢得了当事人的一致信任,许多群众有了难事,都想着来找我解决。既使与我有过磨擦的当事人有了事,仍然信任我。在一个地方呆久了,经常接待处理重复诉讼的当事人,在前一诉讼、执行中,有的很不配合,甚至态度相当恶劣,再有了事,打起官司,我仍同样对待,不存惩戒之心。李某,因欠餐馆餐饮费100多元,想赖掉不给,经判决仍不执行,在强制执行中仍恶语相向。未过多久,又与另一人发生打斗,伤后到庭起诉,我召集两方在一起调解,工作一直做到中午两点多,中午也没吃饭,最终促成了调解,并当场兑现。事后,李说,我本来不好意思来,准备接受你的刁难,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帮忙把案件处理好了。并对以前的行为表示歉意。一颗公心,换来群众对我人格的信任,也取得了当事人对法律的信任。象这样的案件碰到了许多,我总是先解除当事人的顾虑,然后调解,效果很好。近两年来,我在办理民事案件中,坚持疏导教育,调解为主,所办案件调解结案率70%。有力地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安定团结。
真心换真意。我以诚待人,公正办案,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2003年我累计办理民事案件100余件,且注重办案质量和效率,全年全庭无一件改判和发回重审案件,办案质量和人均结案数,名列全院第一,受到了院领导及所在地党委政府的好评。同年里高阳镇在第八届人大代表大会换届时,没有任何的宣传发动,我被推选为镇人大代表候选人,并以绝对优势票当选本届人大代表。
在法院工作十多年来,我绝大部分时间在法院默默工作,任劳任怨,领导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办案能手,两次记三等功,这次又被评为“优秀法官”,这些荣誉激我努力,催我奋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加强学习,固本强身,以更好的工作态度、更强的工作热情、更显著的工作成绩回报寄予我厚望的领导、同事和辖区人民。
作者单位:兴山县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