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入驻深耕,枝江法院综治解千结
“我已经做好打几个月官司的心理准备了,没想到通过调解,当天就能结清!”攥着刚拿到手的劳务费,熊某感慨道。
熊某的喜悦源于一起高效的纠纷化解。他曾受杨某雇佣制作钢构彩钢瓦,因杨某资金周转困难,向其出具了欠条,约定于2024年底结清13000元劳务费。然而约定期限临近,杨某却迟迟未付款。多次催讨无果后,熊某无奈将杨某诉至法院。法院审查发现该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为高效解纷,随即将案件委托至市综治中心劳动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先行调解。经调解员耐心释法明理,杨某当场履行了全部付款义务。
这起“当日调解、当日履行”的欠薪案件,正是枝江法院入驻综治中心后,高效便捷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生动缩影。
2022年,枝江法院立足“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法委统筹、部门主导、法院对接”的多元解纷大格局,率先在市综治中心挂牌设立法官工作室。选派业务骨干组建专业速裁团队常驻中心,通过“集成式”受理、“精准式”分流、“一站式”化解模式,高效开展诉调对接和简案快审工作。
“这回终于踏实了!”调解室里,李某紧握着手中的裁定书,指节因用力微微泛白,脸上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口头协议、书面协议不知掰扯了多少回,钱一分没见着。法院这一‘敲章’,心才真正落了地,给‘法院+工会’这又快又稳的服务点个赞!”
2022年2月,枝江某装饰公司雇请李某、王某等五人,在其承接的装饰工程上安装门窗。整个务工期间,双方既未签订书面劳务合同,也未缴纳社会保险,工资更是仅支付了一部分。直至同年11月五人离职,公司累计拖欠五人工资已达10万余元。李某等人多次追讨无果,无奈之下诉至法院。为尽快帮劳动者拿到血汗钱,在征得双方同意后,案件被迅速委托至综治中心总工会调解中心进行诉前调解,历经多次沟通,最终促使双方当场达成调解协议,法院派驻团队当日即启动司法确认程序,迅速出具了赋予协议强制执行效力的裁定书。
从纠纷产生到拿到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定心丸”,李某等人“只跑一次路、只进一次门”的便捷体验,生动诠释了“工会调解+司法确认”机制的高效。而这,正是枝江法院融入综治中心平台,全力打造“法院+N”多元解纷体系结出的硕果。
为织密解纷网络,枝江法院主动延伸服务触角,深度融入综治中心解纷链条,精准对接工会、妇联、工商联、人社以及金融、保险、环保、医疗等涵盖民生多领域的专业调解组织,通过吸纳20余名行业专家调解员及10余名特邀专职调解员入驻法院调解平台,加强调解指导,构建起强大的诉调对接枢纽,力促纠纷“调解不过夜”。
而在道路交通领域,该模式的实践尤为亮眼。通过细化“法院+N”解纷模式,构建“诉前保全+诉前调解+诉前鉴定”工作机制,实现“以保促调、以鉴促调”,有效推动道交纠纷源头化解、实质化解。
该模式实施以来,已成功化解纠纷1673件,它不仅打通了便捷解纷的“快车道”,更有效释放了司法效能,将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于源头。
“今年,我们与综治中心的联动会升级另外一种模式……”,立案庭庭长介绍。
据悉,为进一步优化审判执行资源配置,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2025年枝江法院开启专业化审判,在此前入驻市综治中心基础上,由法院班子成员带领侵权、建工、金融、商事等9个专业审判执行团队对接各镇(街道)综治中心,构建“一镇(街道)一团队”治理网络,深入重点区域开展“法律门诊”,更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指导调解,探索以专业化审判力量下沉赋能基层综治中心,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的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新模式实施以来,各专业审判团队已与各镇(街道)综治中心联动12次,化解纠纷152件。
“入驻并依托综治中心这个基层治理的主阵地,推动司法力量下沉、解纷关口前移,是我们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枝江实践的关键一步。”枝江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立足综治中心平台,持续做实‘指导调解力量下沉、解纷端口直抵源头、法治资源全链贯通’,把入驻综治中心团队的‘小窗口’打造成服务群众的‘大舞台’,让专业审判的‘硬实力’有效转化为促进基层善治的‘软效能’。通过不断完善多元解纷机制,致力于把更多矛盾化解在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