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甘为儒子牛
是黄牛,任劳任怨,默默奉献
93年筹建猇亭法院,缺乏业务骨干,吴遵玉同志放弃了在中院任教的舒心环境,主动申请参加筹建猇亭法院工作。十年来,他一直分管负责政工人事、纪检监察、文秘调研和行管后勤工作。除此之外,前几年,该院处于初创阶段,他还要亲手经办诉讼费用及当事人往来款的收结,管理办公楼和宿舍楼的基建工作;近两年,协助该区进行财务审计,负责档案晋升省特级工作,协助院长处理审计发现的历年当事人上访等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手头这么多十分繁杂的工作,他是怎么干出来的?
不管刮风下雨,上班最早,下班最迟的是他;晚上和节假日,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家整理帐目、写材料的是他;走路小跑,说话最少,整天伏在办公桌上写得最多的是他。法院党组见他办事效率高,就把一些没有审判资格、素质急需提高的干警职工轮换调到院办工作,靠他传帮带,这样绝大多数重要材料只能靠他本人起草。重要工作只能由他亲自去做。对于院办公楼落成庆典,争创省最佳法院,档案两次晋级,开展“三讲”等这样一些大型活动,从酝酿方案到具体实施,从写稿子到筹款子,从迎来送往到上下左右协调,他总是每天连轴转,早晨提前半小时上班,深更半夜才睡觉,连续几个月不得休息。每一项大的活动结束,他的最大奢望就是休息,哪怕是多睡一会儿午觉。奇怪的是,这多年来,他从没叫过一声苦,发过一句牢骚,请过一天假,更没向组织提过一次个人要求,而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干。人们发现,他不再是过去那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他已经积劳成疾,时常脑痛,颈椎痛,心痛,浑身是病,但还是一如既往的加班加点,和过去不同的是偶尔抽下班时间看病输液罢了。
洗的碗多打破的多,干的事多麻烦多。别人对他有意见,他也表示理解;干警对领导有意见,把气撒在他头上,他也是微笑接受。一段时期,院领导之间沟通不够,院领导和有些干警之间不够和谐,他总是与人为善当好磨心,围绕大局转好转活。当时,个别院领导和干警对他有意见说些伤人的话,他从不计较,以真诚消除误会,赢得他人理解和信任,始终注意营造团结和睦的工作氛围。
他拉车不松套图什么?去年底区财务审计结束,发现他没报一分钱的电话费和交通费,上班出门办公事,他蹬自己的破自行车;没报一分钱的私人招待费,政法战线的同学同事来院私访,他要接到自己家中招待;没报一分钱的加班补助,他的办案补助奖金等各种待遇比普通干警还要低。他作为分管财务的领导班子成员,“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清廉如水,干警们无不不为之佩服。每到年底,他的评先表模赞成票最多,然而他总是利用自己分管政工人事的“特权”不向组织申报。干警们问他图个啥?他说:只图大家满意。
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1985年吴遵玉同志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被分配到原宜昌地区中院任教,对此项工作,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工作成绩显著,受到上级法院的肯定和好评,业大分部及他本人多次被评为先进分部和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和奖励。去年,最高法院授予他培训法官先进工作者的荣誉勋章。然而,他没有半点架子,没有半点骄气,从不夸夸其谈。猇亭法院提拔过两个副院长,都是他的学生,他们仍然称他为老师,始终和睦共事。在他们看来,吴遵玉既像师长,又像兄长。
他没有其它嗜好,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确实博学多才;从不怨天忧人,总是觉得自己对不住别人,确实为人厚道;没有私心,总是希望别人过得比自己好,一心一意帮助他人,确实乐于助人。同事们都无限信任他,无限尊重他,无限依赖他。他在办公室上班,一会儿有人来问:吴老师,您看这个案子怎么判?一会儿有人来问:吴老师,您看这件事怎么做?一会儿有人来问:吴老师,您看这个材料怎么写?他那里简直成了咨询站。甚至有很多干警家事遇到麻烦,夫妻闹矛盾,都放心的向他倾诉,请他找方子解决。家属们说:吴主任是我们的投诉站。
近两年来,院党组采纳了他的建议,推行了审判业务季度闭卷考试制度,每次由他辅导上课,出题判卷监考,负责培训法官工作。至今已组织了12次考完了40多个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司法解释,不断提高了全体干警职工的执法水平,扎扎实实打造学习型法院。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为全体干警上党课,去年底作了一次关于《学习十六大,深化审判改革》的报告,大家听得津津乐道,感到受益非浅,连院长都说:听了吴遵玉的课,才知道我们学得还不够。每次业务考试完后,他都细心给干警们改答,同事们真诚的说:吴老师,你每次抽休息时间为我们出题评卷,我们请你吃饭?他总是笑着说:这是我的工作,如果客气就见外了。
是包公,为民执法,无私无畏
 
院内申诉再审案,民商事及经济犯罪等重大疑难案,都由吴遵玉同志负责指导办理,仅99年亲自办理重大疑难骨头案就有10余件。他办的案件不论重判,还是严罚,不论处罚一方当事人还是对双方当事人各打五十大板,当事人总是服气。他不徇私情,极力维护法律的公正。办理张某诉李某交通肇事赔偿案,家正在建房,被告人李某请托他的亲戚上门说情,并送烟酒肉蛋。他回家发现老人已用了一些招待建房师傅,就上街买齐凑足后将礼品退交给法院。结果判处李某赔偿费用3万余元,比交警认定的赔偿责任还要大,该案上诉维持原判。他的亲戚说他顺水推舟帮个忙就不行,真没意思。他不畏权贵,全心维护法律的尊严。在办理土管局长周某受贿一案时,有关领导出面打招呼要求判缓刑,同时周某也有不少亲戚朋友为之说情,结果他根据全案从重的情节判了实刑,上诉还是维持原判。为此,别人说他拿到人情不知道做,连领导也敢得罪。其实,吴遵玉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不讲私情只讲真理的人。他常说:作为人民的法官,肩扛天平,要心装百姓,把良心放中间,把人情和金钱放旁边。
      作者单位:猇亭区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