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法官出镜

情系人民 秉公执法

时间: 2005-12-12 13:57
    舒缓的清江,蕴育了一位热爱生活、工作兢兢业业、作风过硬的女法官,她就是宜都市人民法院唯一的女庭长——熊燕。参加工作十八年,在基层人民法庭工作十三年,在平凡的审判工作岗位中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体现了当代女法官勤奋、敬业、奉献的品质与风采。2005年10月被省法院评为全省法院人民法庭优秀法官。

    一、一心为民,是一名百姓信赖的好法官

    2004年2月,在宜都法院推行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中,熊燕同志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被任命为陆城人民法庭庭长,为了提高案件质量,到任后,她首先在庭内制订了详尽的业务学习制度,且学习形式多样,如不定期举行新法规学习交流会、典型案件分析会、疑难案件讨论会等,全庭以学为荣蔚然成风,良好的业务素质为案件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而在这方面她自己更是带头自我提高,尤其在庭里人员少、审判业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自己更能以身作则,利用多种形式主动“充电”学习。为了适应基层法庭工作需要,她带领全庭法官学习探讨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了提高法庭的工作效率,缩短审限,多结案,她白天工作,晚上阅卷;为了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她把开庭、阅卷,制作法律文书的时间进行了合理调整,增强了工作的计划性、时效性和科学性。一年多来,她所领导的陆城法庭的案件结案率和结案质量在宜都法院名列第一。

    熊燕同志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她在追求法律效果的同时,注重案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她把自己对工作的挚爱和热情都奉献给每一位诉讼当事人。在审理向某与李某人身损害赔偿一案时,原告向某左腿高位截肢、双眼带残,双方争议发生在1983年,向某请李某帮忙拉稻谷,押车时因拖拉机颠簸致使向某摔伤,左脚骨折,在枝城二医院治疗时,因停电贻误时机,向某不得不截肢。80年代,当事人因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此纠纷至到2000年,向某多次上访,村委会促使双方调解:向某与李某在认同是医疗事故的前提下,李某赔偿向某医疗费。后向某认为赔偿过少,诉至法院。该案由熊燕同志承办,接案后,因向某未委托律师,对法律知识不甚了解,遂指点原告寻求司法援助。审理中,熊燕同志发现该案已超过诉讼时效,但她并没有将案件简单地驳回了事,她认为向某的遭遇确实应当得到法官乃至社会同情,于是倡议全庭每位法官各捐一百元,双方代理人各捐一百元给原告,同时从道义角度耐心细致地给李某做工作,因时制宜,将以法办案与以情感人相结合,李某也被打动了,到亲朋好友处借来1500元,双方调解结案,并当庭执行。当熊燕把捐款及赔偿款交给向某时,向某的眼睛湿润了。

    二、公平正义,是一名群众满意的好法官

    熊燕同志始终把增强全庭干警宗旨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作为基础工作来抓,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在办案中,她牢记司法为民的工作宗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不惧辛苦,不怕麻烦,并且能平等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热忱地为来访的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真诚的为他们排忧解难,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赖。基层法院主要面对的是普通的老百姓,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对于不懂法的群众,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不厌其烦的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赢得明明白白,输得心服口服。

    熊燕同志有一个“承包离婚专业户”的雅号,因她办理此类案件特内行而得名。然而,去年一起离婚案却令她十分为难。鲁某与黄某夫妻双方已分居多年,感情确已破裂,男方多次提出离婚请求,但女方身处困境,已过不惑之年,且双目带疾,下岗待业在家,无生活来源。此案历时二年多,经历了两次判驳,这婚也没离明白,判离女方就自杀,不判离男方要在法院跳楼。熊燕受理此案后,感到此案弄不好就会使矛盾激化,甚至人命关天。她没有采取一判了之的方法,而是采取调解的方法,化解双方矛盾。在双方情绪极为对立的情况下,她分别找其谈话。从法律讲到情理,从眼前讲到未来,从各自的生活讲到双方亲人家庭,真是让她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她还多次找到双方当事人的亲属和有关领导,并且主动联系民政部门为女方争取到了最低社会保障金。最终在耗时将近6个月的情况下,使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此案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巧手化干戈,妙语息纠纷。熊燕同志就是凭着高超的办案技能,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

    三、勤奋敬业,是一名人民称赞的好法官

    熊燕同志在工作的十几年里,所承办的近千件案件中没有一件发还或全部改判,她曾多次被评为宜都法院先进个人、模范党员,2005年,被宜都市委表彰为“宜都市优秀共产党员”。

    内行人都懂得,判决容易,调解难,双方当事人若能够自愿和解,谁也不会打官司。然而,在熊燕同志审理的近千件案件中,有70%的案件是靠调解结案。

在庭务会上,熊燕同志的一番话就是答案:“我们要想当一名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在办案中就要经常注意两点,一是要有责任感,办案不能图省事,对案子草草下判决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二是要不断提高办案能力。特别是要耐心做好调解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化解矛盾。

    在审理杨某诉熊某合伙纠纷一案中(原告是松滋人,被告是松木坪人),双方都是亲戚,合伙开煤矿,但在办理财务手续时不合法律规范,后引起纷争,原告诉至法院,要求退股及分利。审理中,熊燕分别给原告、被告作调解工作,一周后,双方达成协议并当庭执行1万余元,终于化干戈为玉帛,事后原告感慨的说,“没想到宜都法官这么公正”。熊燕同志为此也总结了“调解四心”工作法:即对当事人说服教育要耐心,处理矛盾要细心,排忧解难要诚心,批评是非要公心。

    她是这样说的,实践中,也是带头这样做的。她到法院工作十几年来,从未放松过学习,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学习内容既有法律知识,也有社会知识,熊燕认为,一名合格的法官,光懂法律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知社情,察民意,讲政治,懂政策,法官只有懂得方方面面的知识,办起案来才能得心应手。

    熊燕同志办案多、快、好,凭的是苦干与巧干。几年来,她制作的数百份法律文书,60%以上是晚上加班写出来的,数百件的阅卷笔录、庭审提纲都是她加班加点完成的,案件多时,她一天开过三个庭,连续数日中午吃方便面、快餐饭。她把对事业的热爱转化为对工作的执着追求。在家人的眼中,她整天都在忙着工作,上班忙,下班回家还是忙。在家庭与事业的天平上,她把绝大部分精力和心血倾注到了事业上。她的丈夫工作也很忙,且经常出差,家中一个10岁的小孩需要照顾,但她却因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10岁的儿子总是一人徒步上学,中午在外吃盒饭。 2004年底,熊燕同志受理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向某系外地人,该人因交通事故导致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且身体致残,自身也行走不便、神志不清。开庭前半月的一天晚上快下班时,向某孤身一人来到陆城法庭想询问庭审事宜,熊燕同志正准备回家为儿子过生日,她毫不犹豫地留下来耐心接待了向某,在了解到向某因无钱一天未进食,熊燕同志马上掏钱给向某买来矿泉水、食物和返程的车票,并将他送上回家的车。忙完一切,已是晚上九点多了,她急冲冲地拎着蛋糕跑回家,发现儿子抱着未啃完的面包在沙发上已经睡着了……

    身为庭长,熊燕同志各方面都率先垂范。她在完成繁重的审判工作任务外,还十分注重发现和总结审判工作中的经验,认真探讨新类型案件的审判心得,对于审判实践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她总是认真思考,撰写调研文章,为具体审判起到了有力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她所撰写的调研论文,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5篇,发表各类信息30余篇,其中,多篇获得了优秀信息奖。她制作的法律文书也多次被评为优秀裁判文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不仅如此,她还十分注重法官的公众形象,准时开庭,规范着装,严以待己,宽以待人,从细微处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体现法官的良好精神风貌,树立了一名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四、清正廉洁,是一名正气浩然的好法官

    践行司法为民,必须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为民、便民、利民的要求最终是要靠人去体现、去执行。法官、干警的一言一行、作风如何、廉洁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和人民群众的感受,关系为民要求的落实程度。公正办案,廉洁是根本。熊燕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严以律己,作风过硬,无论是 在法庭审案,还是外出办案,均做到秉公执法,清正廉洁。

    一次,她主审了一起财产损害赔偿案件。她的同学是案件被告的亲戚。一天晚上,同学专程上门说情,要求适当给予“帮助”。面对挚友企盼的目光,她耐心地解释:“老同学,你应该理解我的工作,办案是以事实和法律为依据,我不能枉法裁判!”听完这些话,老同学拂袖而去。在友情、亲情与法律之间,她执著坚定的是一个人民法官的职业道德,忠诚维护的是法律的神圣与尊严。多年来,类似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但她常说:“既然我选择了法官这一职业,就要对得起自己胸前的天平。忠实于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忠实于法律。她告诫自己,也告诫身边的同事:歪曲法律和事实真相,哪怕只有一次,你就将丧失担任法官的资格!正是坚守了这条底线,保证了她所承办的案件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上无懈可击。

    从事审判工作十几年,她所办的案件没有一件因为裁判不公被投诉或举报,她没有收过当事人的一件礼品,没有办过一件人情案。她生活上和干警们一块吃3元钱一顿的盒饭,工作时和大家一起风里来雨里去,在她的带动下,一年多的时间,陆城法庭的面貌焕然一新,庭内管理机制完善,全庭干警团结协作意思增强,案件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庭内干警无违纪违法现象。  

    十几年审判实践的磨砺,造就了她坚定的政治信念、扎实的业务功底和过硬的庭审驾驭能力,也使她成长为一名专业知识精深、社会经验丰富的复合型法官。她凭着人民法官的公心和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维护着法律的神圣和公正。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只有孜孜不倦的追求。她的事迹虽然平淡无奇,但平淡中折射出高尚的人品、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她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爱岗敬业,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

                      

     作者单位:宜都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