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案例发布1

隆冬时节进远安

时间: 2010-01-12 14:59
    2010年1月20日,大寒,我迎着凛冽的寒风来到久违了的远安。

    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关公走麦城,奔临沮小县,这个临沮小县就是远安。她被深掩在荆山角落里,面积仅1700多平方公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宜昌日报》当记者时,远安的文化人告诉我,远安见山不走山、一颗糯米三分长、柿子碰着头、核桃能踩出油,几句民谣道出了远安的富裕。八九十年代我当法官分管刑事案件,为执行任务偶尔几次到远安,而被惩治的罪犯又多属外地人在远安作案,本地犯案者不多,说明远安民风较好,治安较稳。那么,在全国各地法院继续学习贯彻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热潮中,远安基层法庭的法官们对落实三项重点工作有些什么样的打算和考虑呢?

    在县法院王副院长和县院办公室小杨主任的陪同下,我匆匆去到洋坪和荷花两个法庭。

    洋坪法庭付庭长笑谈新年新打算

    洋坪法庭庭长付立新是刚从鸣凤法庭调来的,上任不足十天,他虽有些腼腆,但谦逊中充满了自信。他说,洋坪法庭是先进法庭,在实践中总结出来三个必须:必须到基层了解案情,弄清事实真象;办案中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思想沟通,避免激化矛盾;办案必须先行调解及所建立的和乡镇综治维护部门的联系制度、建立有关的例会制度、建立纠纷调和指导制度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新的一年,我来洋坪法庭理应对所管辖的洋坪镇、河口乡三十四个行政村、二个居委会所出现的民间纠纷,认真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不断继承和发扬好的经验,努力创造新的工作方法,探索推进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按照众人拾柴火焰高、同舟共济解难题的理念与方法把工作做深和做好。

     荷花法庭杨庭长乐道司法为民

    荷花法庭座落在苟家垭镇。镇上半条老街名声远扬,是保康及远安上半县去宜昌的必经之路,是大山里的一个贸易集散地。在荷花法庭任职两年多的杨宏荣庭长是我熟识的老法官,他虽然年过不惑之年,又长期在基层法庭工作,但他好学求知的精神令人钦佩,想当年苦读业大,现又积极参加“书香伴我行”的读书活动。他津津乐道地介绍(下转第62页)(上接第61页)他通过网络了解最前沿的司法理论和办案技巧;通过报刊了解上级法院、兄弟法院最新的司法动态,从中吸取营养;积极参加省高院法官培训、强化为民司法的本领。现在庭里只有两个人,杨庭长说在法庭要办的事太多了,我们用勤汇报、多沟通的办法主动争取法庭工作能纳入党委中心工作、镇政府经济工作,社会工作的全体布置中,去年主动协助处理政府涉访案件13起,从司法角度为党委政府决策提建议。比如三宁化工企业公司与被征土地户承诺用工纠纷,镇中学与周围居民通道纠纷等,法庭都出面参加调停,博得党委政府信任和群众公认的效果。

    当我问及他如何理解和实践为民司法时,杨庭长发出爽朗的笑声告诉我,人民法官为民一要认识到位思想好;二要态度热情心肠好;三要勤思想办法巧。2008年我们办了90多件案件,去年70多件,我们推行巡回法庭办案、坚持推行假日办案制度,坚持指导镇、村两级调解工作,着眼实际况,能动开展司法工作。

去年杨庭长荣立三等功,在荷花法庭听着他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听着他梳理出的一套套工作方法和经验,联系全国各地正在学习模范法官、平民法官陈燕萍先进事迹,陈燕萍是基层优秀法官这个优秀群体中的代表,活跃在山山巅巅之间的默默无闻的基层法官数以千万,他们都和杨宏荣庭长一样,用行动向陈燕萍看齐。

作者单位: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