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荣誉展台

管好队伍 搞好服务 实践宗旨 争创一流

时间: 2005-11-29 14:49




    荷花人民法庭是远安县人民法院派出法庭之一。位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嫘祖故里——荷花镇,该镇以盛产垭丝和磷矿石而闻名。辖区面积396平方公里,25个自然村,3万余人口。荷花人民法庭在编人员3名,庭长、副庭长各1名,书记员1名。长期以来,该庭在县法院党组和荷花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法院工作主题,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宗旨观念,发扬团结、开拓、务实的优良作风,强化服务,开拓进取,积极研究解决新时期人民法庭审判工作面临的突出困难和实际问题,更新司法观念,狠抓诉讼调解和执行和解,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了人民法庭的“前沿阵地”作用,为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1999年被省高院评为“先进人民法庭”;2000年被市中院评为“人民满意的好法庭”,远安县政法战线党委授予“十佳政法单位”;2001年中共远安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2003年1月宜昌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文明单位”;连续被评为法院“先进单位”。先后有二人荣立三等功一次,一人荣立二等功一次。今年10月又被评为全省法院先进人民法庭。

    一、队伍建设讲奉献

    队伍建设的好坏,事关工作的成败,它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该庭始终把“创一流队伍”作为队伍建设的目标,在提高干警两个素质上下功夫,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坚持每周一晚上集中学习制度,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法律专业知识,全体干警树立了扎根基层、热爱基层、成就在基层的爱岗敬业的信念。全庭三名干警,最长的已在基层法庭工作长达8年之久,新分配来的一名大学生也自愿到基层法庭锻炼自己。同时,该庭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推进队伍建设,扎实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着力提高整体司法能力,全庭干警已培养了热爱学习、要求学习的浓厚学习氛围,边工作边学习,干警综合素质在基层工作实践中不断得到锤炼提高。

    二、审判工作重调解

    被外国誉为中国之“东方经验”的调解方法,为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荷花法庭积极研究、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司法工作所呈现的规律和特点,坚持保障当事人获得最大限度的司法救济就是维护稳定大局的观念,始终把握诉讼调解这把“金钥匙”,不断用新的观念、新的方法诠释司法调解,使之更好地达到司法为民、便民、利民的目的,维护社会稳定。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该庭探索积累总结出了“五法调解”工作经验。

    1、心理透视法。黄某诉魏某借贷纠纷案,黄某与魏某系同母异父兄弟,为数百元钱的借贷诉至法院。内中必有隐情!这是承办法官的直觉。在和原告黄某拉家常得知他不顾手足亲情上法庭的真正原因,系其弟借款后长期不还,甚至连一句知情知暖的话都没有。一次,黄某小孩上学缺几十元钱要其弟还一部分遭拒绝,黄某非常气愤一纸诉状将其弟告上法庭。在送达时,法官将这一情况经魏某核实,并对其进行劝导,魏某认识到认自己的过错,主动给哥哥黄某赔礼道歉,双方握手言和,重归于好,使案件调解结案,既消除兄弟隔阂,又增进了感情。

    2、法与情交融法。如朱某诉徐某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双方是邻居,因琐事原告朱某与被告母亲发生争吵、辱骂,被告气愤不过,便持械将原告击伤,经村里调解,被告坚持认为打人无错,不愿赔偿。该庭受理后,在对被告进行以案说法的同时,对原告辱骂他人进行批评教育,让他们自辩是非。同时,法庭考虑到,他们是邻居,不能单纯就案办案,应以长期和睦相处为目的,组织双方多检查自己不足,取得对方的谅解,“有理让三分,严己宽待人”,被告不仅主动借款当庭赔偿原告损失,而且双方均表示要永修旧好。

    3、内部合力法。案件立案后,虽然确定了案件承办人和书记员,依法进行办案。但庭里的其他干警、诉讼代理人及诉讼参与人,可以在不同的时机、场合参与调解,形成审理前、审理中、审理后的调解合力,达到消除矛盾,解决纷争的目的。如:宋某诉儿媳王某返还交通事故赔偿款纠纷一案,儿媳在处理交通事故过程中,化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公婆既不出面参与事故处理,又不愿给予经济帮助,儿媳心中不平衡,赔偿款到手后,应给付公婆部分未给。公婆既失儿子又得不到经济赔偿,愤愤不平,双方情绪强烈对立。法庭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反馈给原告代理人,要求代理人做原告工作,终使公婆主动出面与儿媳沟通,赢得儿媳的谅解,本案当庭调解结案,被告也很快履行了返还赔偿款的义务。

    4、巧借外力法。在案件立案时、送达时,当事人的相关信息,如亲戚、朋友、同学、同事、战友、领导等情况,都可以通过拉家常的办法进行了解,以便在案件调解时得以应用,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李某诉向某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被告向某认为李某的亲戚是村干部,起诉到法院后,法官会官官相护,便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法庭没有“热”处理,而是通过向某好友帮助做向某疏导工作,由于好友亲和力的作用,被告愉快的接受法庭调解,并及时履行了赔偿义务。

    5、调执兼顾法。调解结案的方式是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的结果。该庭在做好调解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以调促执工作。努力化解执行难,对于标的较小的案件,努力做到当庭调解,当庭给付,不留后患。对于一时不能清结的调解案件,讲清不及时给付的法律后果,提高当事人自觉履行义务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努力做到案结事了。几年来,该庭有相当一批调解案件都能主动自觉履行,极大地减轻了执行压力,取得了良好的司法效果。

    2000年至2005年11月,该庭共审理各类民事案件494件,调解、撤诉的案件即达407件,占办案总数的82.5%,未发生涉诉上访、缠诉、群体性事件。

    三、执行工作求实效

    执行难,是当前法院面临的难题之一,也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高度关注的问题。执行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司法形象和人们对司法的信任。该庭在认真做好案件审理的同时,将生效执行案件的执行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加以研究解决。在立案中考虑执行,在案件审理中研究执行,审理后及时执行,同时争取党委、政府及其他部门的广泛支持,有效化解执行难,使一大批积案得以执行。如原告杨某诉荷花镇某村民委员会债务一案,经该庭调解达成协议后6.9万元的债务长期不能执行,因本案被执行人系村民自治组织,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仅有一幢破旧的村委会办公楼,经查封评估后公开拍卖,又无人问津,使该案的执行工作多次搁浅,成了名符其实的骨头案。该庭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得到镇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提出了消化债务方案,迅速执结了此案,避免了一起上访案件的发生。特别是近几年,该庭加强对案件的调解来缓解执行工作压力,取得较好的效果。如荷花镇卫生院起诉16件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件,这类案件大部分是一些当事人因病或受伤住院治疗后不及时清结所欠,认为这类欠款可以长期不付而拖欠。之前,荷花卫生院组织了多次清收,收效甚微。该庭考虑到案件的实际,分别逐案到当事人家中送达,宣讲法律,以调解为突破口,最终使这16件案件全部调解结案,做到案结执结无一拖欠。近几年来,该庭执行案件执行率都在90%以上,基本实现了执行工作良性循环。

    四、中心工作抓服务

    荷花法庭在抓好案件审理的同时,还围绕全镇中心工作念好“服务经”,为营造诚信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2003年5月,远安县大型招商项目——玄庙观水利水电工程复建,因移民搬迁工作一度影响到业主宜昌宜能水电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当时已有10多户农民搬至玄庙观工程停建后留下的工程施工用的房屋内居住,以移民补偿费等问题拒不搬迁。由于移民工作的特殊性,2002年底,荷花镇人民政府就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负责这项工作,但至2003年5月一户就未迁出,眼看汛期将至,如果移民工作做不好,不仅影响工程的施工,而且还将影响到全县投资环境,为此,该庭把诉讼和案外工作齐头并进,充分运用审判职能,进行了大量、细致的法律、政策宣传,使当事人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主动搬迁,保证宜能公司正常施工建设,同时,该庭还积极建言献策,使库区移民及时得到迁移补偿,使这起复杂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维护了社会稳定。

    五、廉政建设重预防

    司法公正,需要廉洁来作保障。该庭把廉政建设始终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常抓不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注重正面典型宣传工作,激励干警建功立业,献身审判事业,弘扬正气。运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形成上下监督、相互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监督体系,把廉政建设融汇到各项工作中去,在工作中讲廉政,以廉政促工作,一样布置,一样要求,一样检查,一样总结,一样整改,确保廉政工作的连续性、经常性。该庭连续多年保持了零违纪、零发案队伍建设目标。

    作者单位:远安县人民法院

编辑:黄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