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司法建议助推织密野生动植物保护网

时间: 2025-08-18 14:49 来源: 五峰法院

“原来这些日常见到的药草,都不能随便碰啊!”在五峰湾潭镇三台坡村村民老汪家的院坝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屋场会”让围坐的乡亲们恍然大悟。法官指着图册上的珍稀植物,林业部门野保专家展示着红外相机拍下的国家保护动物——这些世代生活在莽莽群山中的村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了身边那些“受法律保护的特殊邻居”。

五峰2.jpg

问题浮出水面:大山里的“法”与“自然”有点远

五峰法院生态环境保护法庭在梳理近年来办理的案件时,发现了一个令人忧心的现象:许多深居大山的乡亲们,不仅对法律红线认识模糊,更对“哪些野生动植物是‘国宝’,一根一羽都动不得”知之甚少。捕一只鸟、挖一株草,不经意间就可能触犯了法律!普法宣传如何翻山越岭,真正“沉”到村寨院落、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司法建议先行:为精准普法“架桥铺路”

面对这道“普法如何精准入心”的考题,五峰法院主动作为,依法向县林业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普法宣传要翻过山梁,走进院坝!”建议聚焦山区特点,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保护名录变成乡亲们“看得懂、记得住”的乡土知识。

五峰1.jpg

全国生态日行动:屋场院里开起“自然法治课”

司法建议反馈有声!在全国生态日前夕,五峰法院生态环境保护法庭的法官们带着厚厚的图册与典型案例,联合林业部门的野保专家组成“普法轻骑兵”,一头扎进了湾潭镇三台坡村和采花乡栗子坪村的青山翠谷。

法官“以案说法”接地气:“张某挖了几株七叶一枝花被判了刑,就因为那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法官用本地真实案例,把枯燥法条变成身边教训,听得村民们直咂嘴,“哎呀,以后可不敢乱挖了!”

专家“看图识宝”解疑惑:野保专家亮出精心准备的彩图,红豆杉、珙桐、林麝、豹猫……“这些都是咱山里的宝贝疙瘩!”专家手指图片,用土话细数哪些植物挖不得、哪些动物惹不起。

代表干部齐上阵,共话守护:当地人大代表、村干部也加入队伍,用乡音乡情解释政策,在走村串户、院坝畅谈中,把“保护”二字种进乡亲们心田。

五峰3.jpg

山乡回响:法治种子在绿水青山间萌发

“以前哪晓得野猪破坏庄稼都不能随便打?今天法官和专家一说,明白了!”栗子坪村的张大姐感慨道。一场场院坝会,如同在山坳里播撒下法治与生态的种子。村民老周拍着胸脯保证:“以后上山采药,先问问林业站,可不能稀里糊涂犯错误!”

从被动惩戒到主动预防,从法庭内到山乡间,五峰法院这一“翻山越岭”的普法行动,正是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实践。当司法守护与乡土智慧在绿水青山间交汇,保护的共识便在大山深处扎下了根——守好家门前的绿水青山,就是守住了子孙后代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