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后回访破心结 协同护苗助成长
近日,在当事人李某家中,一起抚养纠纷终得圆满化解,这场历时七个多月的“拉锯战”,见证了案后回访的司法温度与多部门联动的双重守护。
2024年下旬,张某因养子小杰的抚养问题,将小杰生母李某诉至法院。承办法官多次组织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本以为随着调解书生效履行,这场纠纷就此画上句号,然而事情却并未平息。
张某此后多次以“李某虐待孩子”为由,向法院、妇联、派出所等部门反映情况。尽管各部门迅速展开调查核实,并及时作出回复与处理,但张某始终无法释怀,结案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她频繁前往各部门投诉李某,使得原本有所缓和的矛盾再次激化。
为从根源上化解张、李二人关于孩子抚养的矛盾,承办法官果断启动家事纠纷联动处理机制。经多方商议,承办法官、县妇联主席、茅坪镇妇联及镇派出所决定带着张某前往李某家中,进行案后回访,实地调查小杰的抚养情况,打开张某的心结。
“我们多次走访学校并与孩子本人沟通,确认李某不存在虐待孩子的行为,她对孩子的管教属于正常家庭教育范畴。张某,既然你已同意让李某抚养孩子,就应该学会放手,别再过多干预孩子的正常生活。同时,李某也要注意教育方式,避免给孩子造成过大压力。”县妇联主席语重心长地说道。
镇派出所民警也补充道:“我们向学校了解情况时,老师反馈孩子跟随李某生活后,在校表现有了明显改善,这说明李某的教育方式是有成效的。张某,你不能因为过度溺爱孩子,就把正常的严厉管教误解为虐待,得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生活。”
承办法官则从法律角度耐心解释:“在法院调解时,你是自愿放弃孩子抚养权,让孩子跟随李某生活的。如今孩子已经开始了新生活,你强行干涉李某管教孩子,只会让矛盾愈演愈烈,还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希望你能放下执念,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
在各方人员情、理、法交融的劝说下,张某紧锁已久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今天听了各位的开导,我想通了很多。我现在明白过度溺爱反而不利于孩子成长,以后我会学着放手,不再干涉孩子的生活!”
法槌落下不是终点,而是守护的新起点。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扎实做好案件回访工作,切实为当事人排忧解难,让司法的温情不断延伸,为更多家庭送去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