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情 秭归梦
2012年10月23日,阴历九月初九。红日已落,冷月初升。晚饭后,我步行至舒心亭,伫立于金桥之上,环视暮霭重重,习惯性地眺远忆中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我的母校。六年的大学光阴,我经历了千百事,积淀下了厚重的回忆。串联起前尘往事,眼前展现的是一幅幅对中南从好奇,到了解,到熟悉,到认可,最后到产生归属感的画面。她不是最优秀的大学,但在我眼中,她是我最向往的地方,感情最深厚的大学。
工作快有一年时间,毕业也是如此。一年时间,叶只落两次,花仅开一回,我却不知道多少次想起我的母校。时至今日,我会经常登录学校网站,看看校园新闻,也会找出熟悉的面孔,再次看看老师们的简历和寄语,还会时时关注学校的校友录,看看宜昌的图标是否已经点亮……
这些习惯,或许一辈子都无法改变,有如那些记忆,深深镌刻在心里,一辈子无法遗忘。因为你无法预料,哪一景,哪一幕,会让你忽然想起某个晴朗下午的民法课,想起正在深入讲解案例的麻老师,想起聚精会神的同学,等等。而此时,嘴角一闪而过的微笑,又在记忆碎片中拼接出一段完整的记忆,昨日仿佛重现。
这种不绝于缕的情丝,绝非来自于对那一两次奖学金的感激,也不是因为中南这块招牌有多光芒闪耀。我从来都明白,我之于中南有如沧海之一粟,让不优秀的我,做到母校以我为荣实则困难。我想,这份感情是来自于学生时代的梦想,因为中南承载着这一切。
中南的北门不大,在夜幕降临时小摊小贩便开始陆续割据地盘,显得门前缺少学府的气息。但正是在这扇门前,我踏上了通往“象牙塔”的路,梦想着抛开杂乱和喧嚣,畅游学海,夯实根基。中南的教室不多,在每次考试前夕总是人满为患,不容易找到座位自习。但正是在这些教室里,留下了我精于理论、善于实践的愿望。中南的模拟法庭不先进,但室内的设置足够让人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一次模拟审判的经历,让匡扶正义,澄清玉宇的梦想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情,可天长地久,梦,却总有结束的地方。秭归,就是我中南梦结束的地方,却也是更长远梦想起飞的地方。
千里之行,始于跬步。先谋一域,而后全局。工作一年,我少了些刚毕业时的豪言壮语,多了份成熟和理智,纵使饱览天下大事,也从眼前小事做起。接电话、做笔录、整档案,每件细微的事情,都是我为梦想积攒力量的机会。在做好每件小事的同时,多向做大事的前辈学习,勤想、多练,争取早日让自己小事做得好、大事干得了。而这一切的努力,只是因为我在秭归有个简单的梦。我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法律人,在学以致用的同时,更展现人生的价值,切实践行“公正、廉洁、为民”六字箴言。
梦结束,情尚在,中南情助推着秭归梦,在沙镇溪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