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三问工作法”高效化解涉企系列案

时间: 2025-10-15 09:00 来源: 宜都法院

枝城法庭深入推行“三问工作法”,通过精准聚焦争议核心、透彻辨明是非曲直、积极引导当事人理性预判结果,今年成功促使254件案件得以高效、实质性地化解,实现了超过5000万元的案款兑付,让公平正义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得以实现,生动诠释了司法为民、案结事了的理念,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司法公信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日,面对辖区某材料公司因下游企业拖欠货款引发的40件买卖合同纠纷,枝城法庭再度运用“三问工作法”精准破局,成功帮助企业化解了资金链断裂的生存危机。

突遇“寒流”:

数十笔货款难回收 企业资金链“命悬一线”

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枝城镇辖区某公司近年来面临严重的回款难题,大量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公司资金周转压力骤增,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货款收不回直接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眼见账户一天天变空,实在是心急如焚!”该公司的负责人回忆道。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障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该公司一年内先后向枝城法庭提起了40件买卖合同纠纷诉讼。

精准施策:

司法服务加速度 “三问工作法”解“燃眉之急”

获悉该批案件的情况后,枝城法庭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妥善快速处理此类涉企纠纷对于保障本地经济活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稳定区域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性。法庭立即启动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实行优先立案,快速审理,再次利用“三问工作法”推进案件处置。

一问企业为何频频起诉,生产经营是否陷入困境?

法庭在陆续收到原告多宗追讨欠款的案件后,主动询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资金缺口大小、面临的迫切困难等。了解到企业频频起诉实属无奈,其背后是“保生存、保就业”的迫切需求时,决定对系列案件实行批量快速处置,材料审核与案件分配无缝衔接,为维权按下“加速键”。

二问保全是否符合条件,胜诉权益如何得到保障?

该系列案件,被告都是外地企业,在每一起案件起诉时,原告均申请了财产保全,枝城法庭以精准识别恶意逃债为核心,审慎开展调查工作。发现大部分案件双方都进行了对账,权利义务关系明确,部分被告拖延付款已超过一年,有的甚至长达两三年,若被告转移财产,原告胜诉后其权益亦难实现。据此,法官审查后,对确认存在恶意逃债风险的被告依法采取保全措施,既有效防止债务人转移资产,又避免过度保全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为后续调解和执行筑牢了权益保障基础。

三问被告为何拖延付款,双方企业如何实现共赢?

对于每一笔货款纠纷,法官都仔细询问双方争议焦点、被告履约能力及货款拖欠原因,区分不同情况,精准施策。对能够立即履行的,当即办理相关手续;对有履行意愿但暂时困难的被告,促推调解,达成分期付款方案;对恶意拖欠的,及时作出判决以便进入执行程序,强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暖心成效:

审理周期大幅缩短 调解履行立竿见影

在“三问工作法”的精准指引下,这套司法组合拳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该系列案件调撤履行超过82%,被告当即履行某材料公司撤诉的案件有16件,收回货款一百四十余万元;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有17件,累计货款金额四百余万元;判决结案的案件有7件,累计货款金额三十余万元。

更可贵的是,大量案件在法官调解后,被告在短期内根据自身情况便支付了部分或全部款项,应收账款的快速回收使得该材料公司迅速恢复了“元气”,生产经营重回正轨。

“这些货款的回收补充了我们公司的现金流,显著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这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和力量!”该公司负责人对法庭的帮助再三致谢。

护航发展:

法治才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服务保障企业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人民法院的职责所在,此次涉企系列案的成功处置,再一次印证了“三问工作法”在涉企纠纷化解中的独特功效。下一步,枝城法庭将继续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主动靠前服务,进一步优化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深化多元解纷机制,持续以“三问工作法”为抓手,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精准、高效、有温度的司法服务,擦亮“车间法庭”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