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两代法院人的信念传承
古老相传,母亲给了我们血肉,使我们成长,而父亲却给了我们骨骼,使我们站立。提到父亲,总会让人联想到巍峨的高山、挺拔的巨树、苍茫的大海、广阔的天空,父亲是家庭有力的支撑,是我们一路成长为我们指明方向的灯塔,是我们心目中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
我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基层法官。依稀记得小时候跟着父亲去乐天溪法庭上班,他会背着一个破旧的公文包,骑着一辆很大的自行车,每天都会见很多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愁眉苦脸的来,笑容舒展而去;有些人情绪激动,瘫坐在地上痛哭流涕;有些人面无表情,脸色阴冷的像潮湿的地下室里放了几十年的铁块……父亲经常会出门,和三两个叔叔一起骑着高大的自行车消失在乡间的路上,直到夜幕降临才带着半身泥土归来。过了几年法庭配备了边三轮,父亲他们出门办案的代步工具不再是破旧的自行车,而是骑着那辆边三轮风驰电掣,那时候觉得若是自己也能驾驶一辆这样的边三轮就是世界上最威风的事情了吧。
父亲他们配备的各种工具让我充满了好奇,经常把手铐、警棍等拿在手中研究,以致于有一次把自己铐在椅子上解不开锁而嚎啕大哭。那时候我一直困惑着,父亲的工作到底是什么,似乎像电视里追捕坏人的警察叔叔,但又有些许不同。直到后来随着年纪增长,知识积累,理解能力加强,渐渐意识到法院和公安局的角色是完全不一样的,看着法官们在庄严的审判台上主持庭审,表情严肃地宣读文书,心中懵懵懂懂却也心生敬畏。
父亲工作时的公正似乎延续到了生活中,记得有一次和小伙伴们踢足球发生了争执,回家后他责备我说:“明明是你自己手球,还和人家争什么?”我偏过头,倔强地低声说道:“我那叫上帝之手。”
2017年我有幸沿着父亲的轨迹考入法院工作,才真正对法院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法院工作要求必须严谨,从立案到结案的几十道程序,每一道都必须规范到位,送达、排期、庭审、调解、保全等无不需要一丝不苟地完成,差之毫厘,便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法院工作不能说精彩万分,但绝对不会是平平淡淡,每天会面对各类千奇百怪的案件,会遭遇各种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接电话接到手软,讲道理讲到口干,若是偶尔遇上那么一两个见面就抱着你大腿直哭,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悲惨客户”,接下来将会是“心理辅导”的一天。
累到精疲力倦的时候我不禁会想,是什么让父亲能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保持乐观和热情?是化解纠纷处理矛盾后那一张张如释重负的笑脸,是真正帮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时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所有法院工作者共同为之努力的目标——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时光荏苒,不忘初心。曾经的“坐骑”永久牌28寸自行车早已换成标致308,办公桌上摇把电话也成了如今的多功能智能电话,审判庭由简单的几张桌椅变身为集录像、广播等各种先进设备于一体的科技法庭,鼠标、键盘取代了传统的纸笔记录,人手一台电脑、打印机,查阅、打印卷宗等文件只需在显示屏上轻轻一点便可完成,再也不用拿着扁担提着桶出门去挑水,也无需怀揣着干粮翻山越岭去送达,简陋的纸板房办公楼升级成庄严肃穆的高楼大厦……
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新时代正在来临,科技繁茂,日新月异,全国法院内部建立了更安全便捷的沟通渠道,“无纸化、信息化”办公逐步完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疫情凶猛,所有人都要接受隔离,“云庭审”应运而生,解决了法院的开庭难题,让法官和当事人相隔万里依然能完成庭审。科技的力量让人惊叹,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力已经不足以想象法院工作的未来。
可是科技,也不能让时间倒流,父亲曾经满头青丝已成花白发梢,皱纹也悄然爬上额头和眼角,老花镜成了离不开的随身物品,走路也不再虎虎生风。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青春却是一去不返。我不曾问过父亲是否满意这样的人生,但我已知道那永远不会改变的答案: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前行在法律之路上,伴随着孩童时代的记忆,不禁感叹祖国法治建设二十余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法院的变革只是其中一篇重要的章程。祖国法治建设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必然蕴含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也必然不会是一帆风顺,大江大河波涛汹涌,冲波逆折处更显壮丽澎湃,前进征程上越是困难如山,挑战艰巨,越考验迎难而上的勇气、坚忍不拔的精神、不畏险阻的气魄。我愿从父辈们手中传承这法治之火,为之生生不息燃烧在祖国大地上而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