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案例发布1

满足与进取

时间: 2007-05-12 17:03
    我们法官,常常认为工作艰辛而报酬不高,有种失落感。蔡云同志《扮靓心态》(载《宜昌审判》2007年第3期)一文,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审视它的价值。

    我是基层法院的普通一员,1988年招干到法院。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直想在国家审判机关建功立业,干一番事业。我一直努力地做好审判工作,搞好执行工作,以图报效国家。一晃工作快二十年了,年龄已近不惑,可我总觉得,功不成,名不就。但当读到“每一次案结事了,都是功德无量的辉煌”的字句时,整个人像醍醐灌顶似的为之一振。

    我们法官从事着神圣的审判事业,是解决各种纠纷的最终机关和权威机关,处在国家法律机制中的核心部位,我们法官就是法律的化身。我们的判决在规范着这个社会,影响着这个时代。社会上的邪恶要我们去惩治,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我们去保护。市场经济、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在上升,但贫富悬殊相对加剧,对那些因人祸造成的困苦者,我感到我们法官的责任重大。扶助弱者,让那些有冤屈的平民百姓得以伸张,就是正义;平息纠纷,让那些缠绕在心头的困苦得以解脱,就是强者。所以,我们应该为我们正在做的工作感到自豪。

    有一件事让我感动多年,至今想起,仍在激励着我全心为民、好好工作。几年前,我在马家店法庭工作,承办一起变更抚育关系案件。11岁的女儿不愿跟随父亲生活,其父亲黄某的老母亲黄婆婆就在法院旁不远处。我当时判决女儿随母亲抚养,虽然判决书写得很委婉,尽管他们都很爱她……,但我感到,其父亲和黄婆婆在感情上还是难以接受这个结果。一年后的一天,黄婆婆告诉路过的我,小孩的父亲突发疾病而亡,其有一工资卡需要公证处公证后才能在银行取出钱来,可能由于公证处与马家店法庭在同一栋楼办公,请我给公证处说个情。她语气中透出极度的悲凉,眼神里包含着对我无限的信任。我眼眶一热,差点流出眼泪:是我把她唯一的孙女从她身边弄走,她没有怨恨我,相反却非常信任我!多好的百姓,多么通情达理的老人啊!看了蔡云同志提出的应该有悲悯的心态去办案,我掩卷沉思,明天我该把手机号码告诉黄婆婆,力所能及地帮助她老人家做点什么才好。

    个人的价值在于社会的理解、社会的信任、社会的敬重!有的人有钱,让人讨厌,有的人有势,让人逃避,有钱有势却得不到社会的正面认可,也是一种悲哀。而我们法官虽平凡却高尚,维护正义,平息纠纷,成就了我们的神圣。全国案件约80%在基层法院,有统计表明,其中近90%在基层法院解决了。上诉的,特别是扯皮闹访的毕竟是极少数,维护法制建设,我们功不可没。具有这么高的社会价值,收入比较稳定,我们就真的该知足了,而且,我们相信法官的生活待遇会越来越好。

    待遇不高不是走向庸俗的理由,工作高风亮节,意义非常。年近不惑,这是我们工作的黄金时期,我呼吁这个年龄段的同行们,用自重、平和、审慎、悲悯、恬淡和乐观的心态,扎根基层,尽心尽力,好好工作。

    作者单位:枝江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