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80后的我在基层

时间: 2013-05-14 10:11 来源: 秭归县人民法院

   有一个女孩,06年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毕业那年她毅然选择到自己家乡的贫困小山村当支教老师,一个人带几个年级,去年4月她感觉身体不适,但依然带病坚持工作,直到7月病情恶化才知道是癌症晚期,9月她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她的名字叫曹锦,今年22岁,来自重庆巫山,媒体称她为“最美山村女教师”。她,离我很远。

   有一个男孩,大学毕业那年,背景离乡,同样选择到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教书,一教就是三年,他说教书是他的理想,不管到哪里。在那里,他收获了梦想;同时也收获了爱情,与一个同样来此支教的女孩儿牵手,今年,他们的小宝宝马上就要出生了。他的名字叫李振,今年27岁,来自湖北武汉,他是我老乡,他工作的地方就是秭归县屈原镇,今年我还参加了他们的婚礼。他,离我很近。  

   一个远在天堂,一个近在咫尺。年轻、理想、平淡、基层、奉献、甚至幸福,这些关键词编织出他们人生的交集,铺成出共同的生命体验。之所以说起他们,是因为基层工作让我也分享着这种体验。  

   飞扬思绪,回首过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它带领我们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两大历史任务,并为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停奋斗。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带着渴望和期盼,怀着激情和敬意,十八大的脚步越来越近。也是在这一年,我来到沙镇溪参加工作。  

   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人的生活其实并不富裕,虽然已经下乡多次执行工作,但是长江两面的群山依然让我有一丝后怕。在这里,我懂得了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来解决纠纷。记得第一次尝试调解离婚纠纷,我像一个婚姻法的宣传者,折腾了两个小时还没有结果,第二次调解我吸取教训,直接和当事人聊家庭、聊情感,一起离婚官司还真的在我手里调解和好了。在这里,我明白了司法的运作离不开本土资源。我跟着法官每次到一个村里执行办案,我们都要叫上几个村干部,要他们协助送达,协助调解,很多案子都是在村干部的协调下顺利调解以及执行完毕的。  

   你也许会问,这里,是哪里呢?是沙镇溪?是工作的法庭?是调解过的案件?还是那一个个诸如曹瑾、李振般的身影?我只能告诉你,这些全都是,这些不全是。我只能回答你,这里是我足下的土地,如果要给这片土地一个名字,我把它称作基层,如果要给基层一个注释,我把它叫做,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  

   蓦然间,我觉察到自己仅仅只是这基层中的一份子,今天参加演讲的每一位选手,又有谁不是在基层默默奋斗呢?在我演讲的此时此刻,不知有多少如同我们这样的80后正活跃在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他们是西部计划志愿者,是农村特岗教师,是大学生村官,是社区管理员……我们选择着不同的职业,我们分享着共同的身份:青年。  

   我在自己的日记本首页这样写道:  

   年青是一份资本,更是一种责任。“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愿意在这里,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  

   你要问我为什么,让我套用艾青的诗句来回答你“之所以我的心中如此坚定,是因为我对这份事业爱得深沉”。  

那么,你们呢?